数字经济仲裁中心落户在天河中央商务区。
天河企业聚集,商事仲裁等法律服务需求量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数字经济仲裁案件受理数超过1.5万件,同比增长约21%,涉及标的大幅提升,其中千万元以上标的案件同比增长50%……以上数据,是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务与数字经济仲裁中心(以下简称数字经济仲裁中心)成立一周年的“成绩单”。
2022年8月30日,数字经济仲裁中心正式在广州天河揭牌成立,积极服务国际商贸纠纷解决。当前,天河区正在积极推进广州湾区中央法务区天河高端片区建设,以天河中央商务区为依托,以推动法律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重要抓手,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服务品牌集聚区,推动营商“软环境”的持续升级,增强区域吸引力和竞争力,助力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1
高质量建设数字经济仲裁中心 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智能化升级
今年7月3日,数字经济仲裁中心正式启用位于广州环贸中心41楼的办公场址。数字经济仲裁中心接受企业仲裁咨询;受理和审理粤港澳大湾区、境内外涉及金融、技术、电子商务、跨境业务、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行业的商事争议。
“仲裁以不公开为原则,这一点正好跟法院相反,现在很多上市公司都喜欢选择仲裁作为纠纷解决的手段。而且仲裁是‘一裁终局’,一经仲裁审理和裁决即告终结,与诉讼裁决具有一样的法律效力。”广仲业务发展部部长林青介绍,仲裁是一种解决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方式,目前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认可和应用,广泛应用于国内及国际商事贸易中。
2021年1月,广仲正式上线全球首个APEC-ODR平台。这是一个线上多元纠纷解决平台,为来自21个APEC成员经济体的商事主体提供高效、易用、低成本的一站式商事争议在线解决服务。一年前,随着数字经济仲裁中心的揭牌,APEC-ODR平台落户天河中央商务区。通过智慧仲裁系统批量智审以及APEC-ODR平台的智能化模式,数字经济仲裁中心以谈判、调解、仲裁方式高效解纷,推动数字金融纠纷解决驶入“快车道”。
截至目前,广仲APEC-ODR平台已处理案件近500宗,案件类型涵盖国际投资、国际买卖、金融、知识产权、游戏开发合同纠纷等多个领域。受案量居APEC四家合作机构首位,标的额超55亿元,调解率达77%,平均结案周期仅30多天,结案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三倍。案涉国家从以东南亚为主扩展到覆盖世界六大洲,当事人国籍扩展到全球主要经济体,越来越多的跨境商事主体知悉、了解、信任和选择ODR解纷模式。近日,东南亚某国一企业通过广仲APEC-ODR平台递交了一起标的额达10多亿元人民币的投资纠纷案件。该案由港、澳、内地仲裁员联合组成仲裁庭在线调解,当事人在该平台开展同步磋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结案,刷新广仲受理涉外商事纠纷案标的新高。
天河区拥有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等多个“国”字招牌,大量企业入驻带来了法律服务需求。依托广仲的优质法律服务资源优势和天河中央商务区强劲的经济辐射和带动能力,数字经济仲裁中心积极调用粤港澳乃至全球优质法律服务资源,积极服务国际商贸纠纷解决,将进一步助力天河中央商务区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优化天河区现代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2
成立首个港澳创孵基地法律服务站 为优化创孵基地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
近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以下简称“创孵基地公法站”)正式揭牌启用。创孵基地公法站由天河区司法局牵头成立,是广州市首个直接在港澳创孵基地内设立的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将为基地企业及港澳青年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法律服务。
创孵基地公法站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简称“基地”)。基地作为广东省“1+12+N”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的“领头雁”,定位于“落户天河、立足广州、服务湾区”,重点为港澳青年提供全周期的创业孵化育成服务。
创孵基地公法站以实体化运作,设置四个主要功能区域。法律服务室、法治课堂和法治图书角为创孵基地内的企业、员工提供优质的法律咨询、培训和学习资源;多功能调解室提供一个有效解决涉企纠纷和争议的场所和途径。
创孵基地公法站优化整合天河区辖内优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直接面向基地内现有122个在孵港澳项目,精准对接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创业就业和生活中的法律服务需求,聚焦创业项目从初创期到成长期各个发展阶段的法律关注点,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双创法律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创孵基地公法站服务团队中多位律师具备境外留学、工作背景或者具备外资企业法务的工作经验,部分律师还取得境外执业资格,更有针对性地为创孵基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创孵基地公法站聚合司法局、法院、检察院等多部门职能作用,多角度延伸司法服务,共同为促进企业合法合规经营、优化创孵基地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
甄嘉雯是一名香港律师,今年正式加入上海中联(广州)律师事务所成为一名粤港澳大湾区执业律师。她表示:“我希望能够运用大湾区律师的法律知识为基地提供法律服务,也希望以后能见到及帮助更多的香港人才及企业进驻基地,扎根发芽、发光发热。”
3
借力专业法律服务资源和能力 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三级全覆盖
公共法律服务作为支撑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构建优良的投资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合法合规经营至关重要。
据统计,天河辖内律师资源丰富,截至6月底,全区有律师事务所359家、从业律师12422人,分别占全市律所总数的39.2%、律师总数的52.7%,律所、律师数量稳居全市首位,这也为天河区优质法律服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天河区深入开展“一区一主题、一站一特色、一室一亮点”创建工作,不断优化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持续加强公共法律服务阵地建设。目前,全区建成256家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实现“区、街、社区”三级全覆盖,并依托区、街两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立中小微企业法治体检服务网络,设立11个服装批发市场法律服务咨询点,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保障企业健康发展。2022年以来,全区公共法律服务线上线下平台共提供法律服务3.8万余人次。
此外,天河区发挥人民调解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优势作用,通过“庭所共建”机制,合力化解法庭委托的合同、婚姻家庭、物业管理等纠纷案件。2021年以来,区法院凤凰、兴华法庭与对口辖区长兴、元岗、沙东、兴华、龙洞、新塘、凤凰等7个司法所构建“庭所共建”联动联调机制,在源头治理、诉前调解、法治宣传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深入有效的合作。据统计,凤凰、兴华两个法庭三年来案件调撤率达38.19%,诉源治理成效明显。
“庭所共建既发挥了人民调解成本低、效果好的优势,又避免了调解协议易反悔、难执行的不足,既有人民调解的‘柔情’,也有法院裁定的‘刚性’。”天河区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庭所共建有效破解了司法资源不足的难题,为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低成本、可信任的“一站式”纠纷解决机制,天河区已实现辖区范围内“庭所共建”全覆盖,形成更加立体、完善、辐射面更广的工作格局。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实习生 李子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