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资料图】

(1)公司23年上半年维持高速增长,主要源于生命科学、水处理、盐湖提锂等业务的高速增长。这其中既有对应下游市场爆发的因素,也有赖于公司多年持续的技术积累、厚积薄发。

(2)长期、短期逻辑都不变:长期看公司掌握的吸附分离技术门槛较高、应用领域极广、全球市场空间很大,公司业务还有很大扩展空间;中短期维度,公司多项业务仍处于高速成长期,高增长势头有望维持。

事件

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10.07亿元,同比+34%;实现归母净利3.46亿元,同比+75%。

对应Q2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2.12亿元,同比+81%,环比+58%。

简评

生命科学、盐湖提锂、水处理等板块高增,支撑业绩快速增长公司上半年的高增长主要来自以下三点:

1、营收同比+34%。相比于此前业绩预告,半年报的主要信息增量即财务报表和收入拆分。其中收入拆分为我们揭示了公司的内生增长的主要来源:H1公司营业收入同比+34%。其中,吸附材料中水处理及超纯化、生命科学、节能环保、金属资源、化工催化板块分别实现营收2.49、2.14、0.89、0.83、0.68亿元,分别同比+40%、+40%、+33%、-18%、+3%;系统装置实现营收2.10亿元,同比+66%。不难看出,主要增长来自水处理、生命科学、系统装置板块。细分来看:

①生命科学板块:2022年下半年以来由于投融资环境等外部因素扰动, 创新药 上游耗材领域事实上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景气下行。

但公司在该板块保持高收入增速,相较同行业来说也明显领先。

这可能与公司在固相合成载体这一单一品种上的放量有关。公司在该产品深耕多年,早在2015年IPO上市时就已实现规模量产(见招股说明书)。而目前GLP-1药物东风渐起,其中很多采用固相合成路线,使得固相合成载体产品需求大增,公司因此获得新的增长机遇。

②水处理和超纯化板块:如公司半年报,高端饮用水市场市场空间大,但质量标准要求严格、认证苛刻,长期被国外少数厂商占据。而经过几年努力,公司目前已经与头部客户形成长单合同。此外,超纯水领域,公司在面板/光伏/半导体用超纯水纯化用树脂方面也均有积极进展。

③系统装置板块,其中盐湖提锂系统装置在2023H1实现营收0.92亿元,同比+124%,贡献了该板块的主要增长。这部分收入主要系阿根廷珠峰项目合同产生。也是公司盐湖提锂产业化过程中的主要订单之一。

2、毛利率同比+4.7pct。这部分改善我们推测主要来自于原材料的下跌:公司产品作为特种化学品调价一般较少,但2023年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宗化工品,如苯乙烯、二苯乙烯等)同比22年上半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

公司产品毛利率因此走扩。此外,可能还得益于产品结构的改善,如生科领域收入占比提升、且通常而言产品毛利率较高。

3、汇兑、激励等部分也有贡献。上半年由于人民币贬值公司产生汇兑收益3761万,同比增加1498万元。且按照公司股权激励方案,今年上半年因股权激励产生的管理费用也少于去年同期。

分板块而言,生命科学、盐湖提锂、水处理等板块均有良好进展,前景可期-生命科学:多种耗材均有良好增长潜力,固相合成载体或成新增长极市场角度,吸附分离材料在生物药纯化领域是关键耗材,仅大分子纯化全球每年就约数百亿人民币的市场规模。

其余在化学合成、生物发酵、天然提取、IVD领域也多有应用。我们估计生命科学领域吸附剂的市场空间与其他领域吸附剂的总和相当。过去公司以其他工业端客户为主,但随近年来体量、现金流大幅增长,在生命科学领域谋求更长期发展也几乎是必然选择。公司在生命科学领域涉及产品品类众多。虽然目前业务体量及行业认可度低于国内一线同行,但一方面公司已经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另一方面多产品布局使得公司也容易取得超预期表现,特别在某些快速放量的细分下游领域。

如多肽固相合成载体方面,公司是全球该耗材的主流老牌供应商之一,目前随全球范围内GLP-1RA的爆火,该耗材市场需求出现大幅增长。且后续数年内国内还有数十款即将上市的GLP-1靶点创新药/仿制药,预计带动市场需求的再度快速增长。

色谱填料/层析介质方面,2021年苏州子公司成立后,公司在该细分领域有快速进展。2022年,公司新建50000L层析介质生产车间完成建设,且参照GMP规范设计和建设,标准较此前第一代生产线有大幅提升。另外包括包括二代高耐碱性ProteinA填料完成多家小试;mRNA纯化亲和填料oligo dT及超大孔离子交换填料持续开发等新进展。目前由于下游创新药景气度下行,该行业国产化进程收到一定程度减缓。但仍然不改这是一块空间足够广、国产替代余地足够大、产品壁垒和利润率也足够高的市场。

盐湖提锂:订单、新进展频出;印证锂价退潮下,吸附法提锂仍有良好产业逻辑;其他 能源金属 (镍、钴)也有放量潜力

虽然从长期看锂价有持续回落趋势,但公司吸附法提锂仍有良好产业逻辑。如注意到以下事实:①、全球盐湖锂储量(折LCE)达数以千万吨,不存在储量瓶颈;②、经过多年产业化推广,吸附法提锂被逐渐证明为适用于各类型盐湖提锂;③、吸附法提锂的运营成本较低,如根据 盐湖股份 年报,其碳酸锂生产成本仅约3-4万/吨。

综上,容易推断出即使锂价相较目前水平继续大幅回落(如回落10万元/吨左右),吸附法提锂仍然有很好的产业化推广空间,可谓方兴未艾。公司近期取得的进展可作为上述逻辑的例证:今年来锂价大幅回落,但5月22日和6月15日,公司连续公告取得盐湖提锂新订单。

除锂之外,镍和钴也属于需求增速快、未来数年规划产能较多的 新能源 金属。特别是镍方面,华友、力勤等国内企业都有大规模镍开采规划。而蓝晓吸附法湿法冶金工艺适用于红土镍矿的镍提取,用于褐铁矿/硅镁镍矿在酸浸后的湿法冶炼,有望因设备投资和成本上的优势部分替代传统萃取法。据公司此前公告,公司开发的高效镍吸附剂在东亚镍矿的性能测试中,达到国际公司最好性能指标,并开发自有工艺,为海外客户提供近4000万元吸附材料及系统装置的整体解决方案。在钴方面,在钴回收方面,公司在刚果(金)获得整线合同,目前已经成功投产,并生产出钴产品,该项目将在行业内起到示范拉动作用。

其他板块:新应用不断涌现,增长潜力同样可观公司下游横跨多个板块,而我们认为在上述板块之外,公司在其他板块也有较好的增长潜力,即使没有盐湖提锂、生命科学这样的热点领域,也不失为厚雪长坡的优质企业,原因包括:(1)吸附分离为平台型技术,即无论在各应用领域,其底层技术很大程度上都是相通的,公司的技术能力因此具备很强的迁移性和复用性;(2)吸附分离技术是相对高端的分离纯化技术,伴随下游工业的持续发展、对纯化和除杂标准的逐步提高,对吸附分离技术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多,如盐湖提锂就是近年来新涌现的需求领域;(3)公司实控人均为技术出身,2001年公司成立以来,始终立足于该技术,经历二十年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国吸附分离材料解决方案龙头,在底层技术上深厚积淀;(4)伴随公司业务快速发展、客户认可度持续提升,现金流状况大幅好转,向更多领域持续投入资金、产能的能力也愈来愈强。

盈利预测和估值

我们预测2023、2024、2025年归母净利分别为7.69、10.39、12.48亿元,对应PE为38X、28X、2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生命科学板块受到创新药CXO产业链景气度下行的影响:由于投融资环境等多种原因,近来创新药产业链存在较多裁员、缩减研发管线等情况,而公司生命科学板块主要产品为生物制药/化学制药所用耗材,其下游需求可能将受到一定负面影响。

(2)盐湖提锂大项目进度不及预期风险:除了技术之外,限制盐湖提锂扩产的因素还包括资金(即资源方是否有足够资金支撑扩产)、资源(是否有足够多、足够优质的盐湖资源)、资质(资源方是否已经拿到环评、能评等项目建设必需的资质)。

(3)技术扩散的风险:我们认为行业的核心技术壁垒体现于know-how积累。如公司主要技术人员出走,可能导致公司核心技术外流,削弱公司相对于同行业的技术竞争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