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全区新增2万套人才公寓
【资料图】
下半年, TSF购物中心
山姆会员嘉定店等陆续开业
到2025年
打造100个以上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嘉定已引进品牌学校近30所
……
今天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
还透露了哪些信息?
小嘉为你划重点↓↓↓
嘉定优化营商环境方案
迭代升级至6.0版
新华社记者:
嘉定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
具体有哪些措施?
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香: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嘉定着力推动区域优化营商环境方案从1.0版迭代升级至6.0版。
去年打造的“小嘉帮办”服务品牌,在2022年全市各区优秀案例中排名第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也有力激发了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全区年新增企业数从2018年1.8万户增长至2022年5.9万户。过程中,重点围绕“放管服”三个关键环节,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一是更大力度“放”,加强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为市场主体松绑铺路。比如,嘉定不断简化准营手续,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推行“告知承诺制”,开办企业所需时间从2017年的22天缩短到现在的0.5天。上海(南翔)国际精准医学创新中心,也是今年全区首个实现“拿地即开工”的项目。
二是更加公平“管”,深化事中事后监管,为市场主体提供公正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比如,嘉定大力推行“互联网+”“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市场监管的精准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提升。又如,以入围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区为契机,加快打造市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创新动能。
三是更为精准“服”,始终把市民和企业的满意度作为衡量服务质效的“第一标尺”。比如,“一网通办”方面,线上接入服务事项2686项,全程网办比率达94.1%,比全市平均水平高了4.5个百分点。线下建成启用新的区行政服务中心大楼,开放43家社区政务服务站,实现1116个事项就近自助办理。政策扶持方面,近年来逐步构建形成了涵盖新旧动能、覆盖各类市场主体的产业政策体系,今年嘉定区预排扶持资金15.7亿元。人才服务方面,构建科学完备的“1+1+9”人才政策体系,建成启用“上海·嘉定人才港”,加快打造安亭高品质国际人才社区,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区新增2万套人才公寓,全力构筑人才引、育、管、用的“嘉定样板”。
构建15分钟的
“服务圈”“治理圈”“消费圈”
解放日报记者:
嘉定在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方面
有很多特色工作 ,
嘉定是怎么满足市民个性化的需求的?
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香:
嘉定紧扣民生需求和治理需要,聚焦“三个一”、构建“三个圈”,打造具有嘉定特色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
一是打造一个综合功能平台,构建“15分钟服务圈”。全力建设一批集党群服务、生活服务、管理服务、企业服务于一体的“我嘉·邻里中心”,“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66家,目前已建成43家,今年还将完成10家建设任务,希望通过打造“我嘉·邻里中心”,让广大群众能够更多更好地享受到近在咫尺、触手可及的小幸福、大温暖。
江桥镇金鹤新城党群服务中心(我嘉·邻里中心)
二是织密一张“五级”管理网络,构建“15分钟治理圈”。在原先“1(区)+12(街镇)+359(村居单元)”的城市运行网格体系基础上,增加了2个层级:一个是片区网格。以步行15分钟为半径,划定53个新的城市治理层级片区,每个片区都建立了“一网统管”城运分中心和分平台,通过提高城市治理智能化水平,有效解决郊区“街镇治理半径过大、村居治理半径过小,缺少中间层”的问题。另一个是小微网格。在村居下面,进一步细化划分1882个小微网格,实施“红黄蓝”分色分级管理,通过定人、定事、定责任,实现管理与服务的全覆盖,探索走出一条超大城市郊区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新路。
三是布局一组社区商业矩阵,构建“15分钟消费圈”。我们一直致力于引导社区商业创新多元发展,既体现“高大上”,已布局1万平米以上商业综合体超20家,今年下半年还将陆续开业TSF购物中心、山姆会员嘉定店等标杆项目;也升腾“烟火气”,以优化布局补填空白为主线,结合年度民心工程的实施,去年以来完成2家农贸市场智慧化改造,今年还将改造4家,2020年以来新增早餐网点373个,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开门七件事”。
改造升级后的菊园新区嘉保集贸市场
“智改数转”大有可为
上海广播电台记者:
嘉定是上海的制造大区也是智造大区,
嘉定区在“智改数转”方面
有哪些具体举措?
区经委主任陆铁龙:
嘉定是制造业大区、产业重镇,嘉定区始终把坚持政策引领和示范引领相结合,充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
目前,嘉定区已在全市率先完成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工厂评估线上诊断全覆盖目标,推动建成国家、市、区各级智能工厂(优秀场景)36家,其中,国家级2家。
安波福入选上海市首批“标杆性智能工厂”
近期,嘉定区还出台了《嘉定区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打造3个以上标杆性智能工厂,30个以上示范性智能工厂,100个以上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同时,配套出台《嘉定区关于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政策》,一共7条,从线下诊断、技术改造、专项贴息、引育服务商、典型示范、标识解析、工业互联网平台等方面给予专项政策支持。
全面打造嘉定的“科技源”“转化场”
新民晚报记者:
嘉定是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
嘉定区将如何抢抓科技创新的新趋势,
提升创新引领?
区科委主任谢东升:
科技,是嘉定的重要基因。
1958年,嘉定被命名为上海的“科学卫星城”,几十年间,逐渐发展形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科研机构高度集聚的大格局,拥有同济、上大等7所高校,以及隶属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11个国家级科研院所;同时也形成了以33家科技型上市企业为引领、283家科技小巨人企业为支撑、2453家高新技术企业为基础的“十、百、千”科技企业创新集群。
目前,嘉定区已编制完成了“科创新动能”发力行动方案,形成了院地合作千亿级科技园总体规划,明确“一核示范、两翼拓展、四园多点”空间布局。嘉定将持续推进上海科技馆嘉定分馆、张江嘉定园“一园一方案”、同济大学未来产业科技园等重大项目顶层设计,为全面打造嘉定“科技源、转化场”奠定坚实基础。
未来,嘉定将持续支持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夯实创新培育链,强化协同创新效能。聚焦“0-1”,加快推动应用物理所“小型模块化钍基熔盐堆”、光机所“上海神光综合实验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围绕“1-10”“10-100”,依托院士成果转化中心、上海微工院等平台,通过“揭榜挂帅”联合创新及产学研合作,开展关键技术和行业共性问题的协同攻关,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始终将教育优先发展放在第一位
上海教育电视台记者:
教育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软实力,
请问嘉定在推动教育资源布局方面
有哪些举措和设想?
区教育局局长管文洁: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将教育优先发展放在第一位,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
首先,教育基础资源建设规划落地见效,根据城市发展规划、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化,“十四五”期间累计规划建设学校49所,目前已经完成了32所,为嘉定这座未来的一流城市吸引集聚更多优秀人才、创造更高生活品质提供有力支撑。
其次,优质教育资源配置路径丰富多元,嘉定是上海拥有百年老校最多,也是学校结构最多元的区域之一,“教化嘉定”是我们城市的一张重要名片。在配置优质教育资源上,我们注重走好两条路:一条是开放之路,另一条是传承之路。
我们注重“开放”,积极引入与嘉定教育基因相融合的优质资源,通过与大学合作、与名校合作、与科研院所合作等方式,已引进品牌学校近30所;着力推动大学(包括大学附中)嘉定基础教育集团建设,已经与同济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交大附中等建立基础教育集团,探索打通优秀人才大中小学贯通培养的路径,增强区域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力度。
同时,我们更注重“传承”,为延续百年教化文脉,弘扬嘉定教化精神,珍爱嘉定本土教育资源,嘉定教育以“紧密型学区集团办学”“校际智慧传递”“重点项目联盟”“全素养成长生态建设”“领航计划”等策略与机制,激发本土教育品牌活力,让每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都焕发出高质量发展的青春样态。
未来,我们将在“做大增量、做优存量、做强变量”上下功夫,以切实行动“激活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位教师、赋能每一名学生”,建构促进全素养成长的育人新生态,为实现教育强区建设目标蓄势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