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8月25日电 题: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服务支撑实现“物畅其流”——透视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王聿昊、魏一骏

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是推动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必然要求。近日,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单位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的意见。加快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发展有何重要意义?如何更好解决其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资料图片)

创新变革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从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行政楼12楼平台望去,铁水联运的繁忙景象映入眼帘:近处,在拖轮的辅助下,远洋巨轮满载颜色各异的集装箱,稳稳停靠在专用泊位上;远处,数个龙门吊紧张作业,原本安放在火车上的集装箱正不断吊起,装卸到旁边排列整齐的集卡上,进入港区堆场作业。

“截至8月11日,2023年宁波舟山港铁水联运集装箱业务量已经突破100万标准箱。今年前7个月,宁波舟山港铁水联运业务量同比增长超8%。”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业务部副部长朱恩军介绍,依托“宁波舟山港—浙赣湘(渝川)”集装箱海铁公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宁波舟山港充分发挥港口航线资源和陆海联动机制作用,持续探索创新多式联运“一单制”,将海运提单延伸至内陆场站,提供铁水联运“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票结算”的全程运输服务。

“综合运输服务‘一票制、一单制、一箱制’发展,是推进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重要载体,是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涵。”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韩敬华说,具体来看,“一单制”就是要实现货物多式联运“一张单证,一次委托、一次结算、一次保险、全程负责”,推动物流提质降本增效;“一箱制”就是要实现“不换箱、不开箱、一箱到底”,依托集装单元提升转运作业质效。

“实现‘一单制’‘一箱制’必须要推动信息互通、规则联通、运输畅通、要素融通。”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院长刘昕说,这是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系统性创新变革,对于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具有重要的支撑保障和先行引领作用。

信息化技术打通难点痛点

多式联运具有产业链条长、资源利用率高、综合效益好的特点。但在行业领域内,不同运输方式间单证多次填报、单证信息联通不畅、单证金融等功能融合不足、集装箱中途开箱换箱等问题依然突出。

“与多式联运快速中转换装的高质量要求相比,我国集装箱运输‘一箱到底’还存在信息化发展不均衡、部分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发展不匹配、不同主体对集装箱运输规则不一致、集装箱智能管控技术应用程度不高等问题。”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占山说,这些问题制约了以集装箱为固定单元在不同运输方式间流转的便利性和顺畅性,迫切需要得到解决。

今年年初,重庆市通过“铁路多式联运提单数字化平台”,开具了中欧班列(渝新欧)首张铁路电子提单,具备线上签发、流转、提货及质押融资等功能,解决了铁路运输中物权凭证缺失、物流及单据信息不透明等难点痛点,为多式联运“一单制”创新发展提供了“重庆样板”。

“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就是要通过推广标准化单证、促进信息数据互联互通、拓展单证服务功能、培育骨干多式联运经营人等政策措施组合拳,促进多式联运提质扩面,进一步释放多式联运降本增效作用,切实为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物流降本增效贡献力量。”刘昕说。

多措并举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

目前,“一单制”“一箱制”发展虽取得初步成效,但仍存在数据信息不共享、服务产品不丰富、制度规则不衔接、保障机制不健全、经营主体培育不到位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将从六个方面提升多式联运服务水平:

推进国内多式联运信息互联共享,加快推进多式联运数据开放,支持多式联运信息集成服务发展,推广应用标准化多式联运电子运单;

推进国际多式联运单证应用创新,加快国际多式联运提单推广应用,推动国际多式联运电子提单发展;

拓展多式联运“一单制”服务功能,探索赋予多式联运单证物权凭证功能,探索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金融保险服务,优化多式联运“一单制”通关监管;

健全多式联运“一箱制”服务体系,完善“中途不换箱”合作机制,优化“全程不开箱”流程管理,提升“一箱到底”服务能力;

大力培育多式联运经营人,鼓励骨干企业向多式联运经营人转型,引导多式联运相关企业加强协同协作;

完善多式联运标准规则,健全多式联运“一单制”标准,推进多式联运服务规则衔接。

韩敬华表示,交通运输部将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完善制度标准,强化政策支持,组织开展试点示范,为综合运输服务“一票制、一单制、一箱制”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快推动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