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式教学范文第1篇
>> 浅析支架式学习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对中职数学“框架式”教学的思考 浅析支架式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下支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 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支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刍议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支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支架式”教学模式オ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探析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支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支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数学支架式教学的主要类型及特征 探讨支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的构建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浅析初中数学中的框架式教学 浅析初中数学中的框架式教学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作者针对初中数学中的框架式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内容主要包括框架式教学的特征,并对框架式教学的操作策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框架式教学 21世纪之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浪潮席卷整个世界,我们这个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古老国度也遭遇了这一巨大浪潮。如何成为这一浪潮的弄潮儿,如何振兴中华民族是教育必须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而教育的基础在于基础教育,于是基础教育改革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世界的前列,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文件,并实施了大规模的课程改革实验。新课改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实践证明,课改的深入发展需要每所学校、每个教师发挥自身的创造性,需要研究人员积极的实践参与和理论创造。只有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才能真正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才能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为此,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学校教育的改革实践[1]。1框架式教学的特征1.1整体性
整体性是框架式教学的根本特征,无论是框架的建构,还是教学目标的设立,教学过程的进行都是以整体性作为根本原则。框架式教学批判传统教学"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主张由整体理解部分,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理解部分,同时每个部分又是对整体的映射,"不仅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而且整体也存在与部分之中,意味着部分和整体互为基础、相互决定。"? "框架"是从广泛的知识和问题情境中提炼出来的基本结构,反映出普遍的知识整体;教学过程是框架的整体循环推进的教学过程;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整体知识结构的丰富和生长,使学生具有普遍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体现了框架式教学的整体性特征。整体性更深刻的体现的是教学的系统论特征,表现为层次性、非线性、自组织性、开放性等,这些特征使框架式教学能够成为有效的、灵活的、变通的、创造性教学[2]。1.2反思性
(相关资料图)
反思是框架式教学的核心,杜威认为,反思是"对某个问题进行反复的、严肃的、持续不断的深思"气反思性集中体现在框架式教学提倡的"多反复"的教学原则上。"多反复"是指对同一主题框架的多次学习,它有两种含义,一是就同一内容多次的单一重复,这是为了提高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达到知识技能的自动化;二是就同一内容多次的多样化学习,这是为了深化知识理解程度,建立知识的普遍联系,培养多样化的思维能力。其中,第一个含义可以包含在第二个含义之中,因而第二个含义才是"多反复"的本质含义。人类特有的获取知识的方式是通过重述表征,或更确切地说,是通过以不同的表征形式重复地表征内在表征所表征的信息,在内部利用己经存储的信息(先天的和习得的)。2框架式教学的操作策略2.1教学目标设定策略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框架式教学在设定教学目标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它所建构的"框架"本身为教学目标的理解和建立提供了框架。这里需要进一歩说明的是框架式教学的"框架"既是根据教师个体和集体的经验预先建构的(相对于学生而言),同时也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生成和构建的,即"框架"是预成性与生成性的统一。已建立的框架为教学目标的设立提供了框架,反过来,框架又必须要围绕教学目标去建构,所以框架与教学目标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2.2教学目标的表征形式
大多数关于教育目标、教学目标的理论,在整体表征形式上都是以泰勒所提出的"内容"与"行为"组成的二维矩阵来呈现的,只是不同的理论在内容和行为的分类与解释上不同。安德森等人认为,目标的陈述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动词一般描述预期的认知过程。名词一般描述期望学生掌握的或建构的知识。当前对教育目标研究最系统,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就是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而这种教育分类学就是基于教育目标的二维分析。
但是,由内容与行为组成的二维矩阵目标模式是分析性的,而教学活动是一个整体,因此在分析的基础上还有综合的、整体的结果,要有一个综合的具体教学目标,比如能解决某种类型的问题。分析性目标是作为独立的教学单位要去实现的,同时它们最终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综合目标的实现。综合目标是指能体现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教学的各个具体目标的综合性任务完成或问题解决的能力或整体模式。框架式教学的优势就在于其整体性和系统性,"框架"体系是按照整体性原则建构的,这为综合性目标的设立提供了有利条件,弥补了分析性目标的不足,使教学目标既有清晰的分析性,又有和谐的综合性,这使教师和学生能从整体的较高的层次上去理解各部分教学目标的性质、意义、地位与作用,从而做出更为明智的教学决策。2.3框架式教学的课型划分策略
由于框架式教学的三个阶段是围绕一个主题框架进行循环整体教学,所以,框架式教学主要是以一个主题框架作为一个教学单元,采用单元式教学,这就需要划分和创设不同课型。不同的教学阶段使用不同的课型,不同课型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习单元,不同的活动方式,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
传统的课型划分的方法是根据教学的环节把一节课的重要环节分别分成独立的课型,如黎世法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把教学分为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小结课。H果型的划分还可以根据教学的主要活动方式进行划分,如有学者将教学分为以探究为主导的课型、以合作为主导的课型、以自主为主导的课型、以对话为主导的课型、以体验为主导的课型、以生成为主导的课型、以问题为主导的课型等。我们认为应剔除"以生成为主导的课型","生成"是教学活动的性质,而不是活动方式,将"生成"作为一种单独的课型不恰当,因为大多数形式的教学都是有生成性的,将其作为独立的课型不符合逻辑学规则。3结论
框架式教学范文第2篇
针对物质结构化学的课程特点,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将框架式教学法课堂教学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建构框架———取其精髓,观其大略;第二阶段:专题梳理———纵横交错,浑然一体的脉络式整理;第三阶段:问题演练———畅游题海,高分高能;第四阶段:检验成果———科学考核。具体操作的思路和途径如图1所示。框架式教学法强调的是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整体性。从每一章节及各章节间的整体联系出发,建立与其他课程的横向联系。这一方法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强化了师生间的交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了学生的学习深度和广度。显著地缩短教学时间。该方法在其它学科的教学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在框架式教学中注重“三化”,即知识的结构化、模型化、口诀化。化繁为简、化简为趣、化趣为道。
2建构知识结构框架
物质结构化学的学科特点更适合于框架式教学法的应用,框架式教学法在物质结构化学的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我们把建构课程的框架划分为3个层次:即课程构架、章构架和节构架。课程构架结构如图2所示。章框架和节构架的结构在后续论文中逐步展示给读者。
3认识和体会
(1)框架结构强调的不是教学的形式,而是众多知识点逻辑组合的科学体系。在物质结构内容不断增加,教学时数相对紧缺,教学更应注重知识结构的整体性和完善性。
(2)笔者认为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功能,进而便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和优势。框架模式优化了教学过程,突出了在知识结构上,通过结构记忆和系统记忆掌握课程的主要内容,达到触类旁通的功效。
(3)框架模式一改以往的教师满堂灌的局面,进行精讲、设疑、问答、讨论等有机结合,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4)对学过的知识内容,尝试指导学生自己设计和归纳章、节内容的思维导图,并进行点评,从而培养学生独到的思维模式、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框架式教学范文第3篇
框架式教学法是根据欧共体的支架式教学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和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并在遵循于学科知识整体-局部-整体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重构和延展骨干知识网络框架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框架式教学法已经在各学科教育中广泛采用,在医学教育中也正在逐步开展。目前传统的医学免疫学课堂教学都是按照课本章节逐个知识点的讲解,教师主观上希望学生掌握全部免疫学知识,但是由于医学免疫学知识抽象性与复杂性,导致学生不可能一下记住这些大量零散的、具有交互作用的知识,这就会让学生心力疲惫,从而产生畏惧与退缩感。而框架式教学如同串在珍珠上的红绳子,将零散的免疫学知识贯穿起来,对知识点建立起框架,克服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杂乱无序。
2框架式教学法的实施
将框架式教学法应用于医学免疫学教学,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应对医学免疫学知识建立起整体框架。对于学生而言,最想知道的是这门学科到底讲授了什么?和其他相关学科之间是什么联系?在医学中有哪些应用价值?这些都是刚开始接触医学免疫学知识的学生急需了解的问题。只有把握了该门学科的整体框架,才不至于在学习中因对局部知识的不了解感到困惑。同时也会对知识学习充满兴趣,才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对全书内容以免疫学简介的模式建立起全书的框架,重点介绍医学免疫学的内容、学习重点、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医学中的应用情况。类似绪论,但是比绪论更加突出重点。然后针对所有医学免疫学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归类并制作成知识树即本章内容的脉络图,章节脉络图可以指导学生从整体上领会本章书的教学内容和各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和层次,使学习目标明确清晰。例如抗原一章,先列出围绕抗原学习需要掌握的几个方面:概念、类型、抗原两大特性、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几个因素、特异性等,将一个大的章节知识划分成几个知识点,然后重新组合,最后达到掌握整章内容的目的。第二阶段为课堂教学。上第一次医学免疫学课程时,结合绪论知识概括医学免疫学的知识树。而对于每一章节的内容,应用的时机在本章节理论课授课之前,或者是上次理论课结束前十分钟,对下次理论课的内容给出章节脉络图,教师对其进行简明扼要的串讲,目的仅仅是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住此章节的脉络,明确章节学习目标,要记忆整章内容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但是要记忆一个由十几到几十个字组成的知识点脉络图,并非难事。这极大地减轻了学生记忆的负担,同时在知识点明确的情况下更清楚了学习目标。第三阶段为课后预习知识填充阶段。学生根据知识点脉络图,以浏览的方式逐点进行预习,每个知识点就是一个问题,重点是在预习的同时随手记录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第四阶段为教师知识填充答疑阶段。在没有开始讲解课程内容之前,教师通过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与学生的互动沟通,了解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理解倾向和问题倾向,针对学生普遍不理解的问题,进行逐个知识点的授课。
3框架式教学法的作用
通过框架模式在教与学之间建立一套行之有效、而又相对轻松的针对免疫学特点的学习方法,通过脉络图将问题抛出,学生针对问题进行预习。这种方式比较符合和顺应学生对知识接受的心理。每一届学生在与教师交流学习方法的时候,无一例外地提到希望教师推荐相应的练习题给自己帮助复习,这反映了普通人掌握新信息的基本规律和心理,即以能否解决问题判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框架式教学法顺应这个规律一开始就抛出整体框架,因为初学者毫无基础,所以知识不应该隐晦、抽象、复杂,相反应该直接、明确。如此一来,学生对知识就有大概的了解,对学科就会产生兴趣,自主学习的热情也会得到提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的学习方式,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没有开始讲解内容之前,教师已经知悉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理解倾向与问题倾向,教师就对针对性地讲解时的重点难点、时间的分派以及推荐拓展阅读做到了然于胸,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通过比较实施框架式教学法的班级和传统教学法的班级的考试成绩发现,实施了框架式教学法的班级考试成绩比传统教学法班级平均分要高5-10分;而问卷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更加高涨。
4框架式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4.1扎实的专业基础与相关知识
只有扎扎实实掌握医学免疫学知识基础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才能高屋建瓴,站在更高的高度对免疫学知识有更好的认识,才能搭建既让学生掌握整体、又让学生深入思考的框架。同时让学生提出举一反三的问题。
4.2出色的教学技能
为学生拓展思维、活学活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并获得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这种能力,在有扎实的相关专业背景的基础上还要能够语言生动、思路清晰、循循善诱地引领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和获得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整体框架上,填充具体知识点时,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框架式教学范文第4篇
当前所使用的新目标英语课本从课文题目表述到课文内容不乏超前的语法内容,使得学生理解困难,影响学生阅读速度,破坏学生学习兴趣。为此本人在教学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初中英语语法新的教学方法——初中英语语法框架式教学法。
初中英语语法框架式教学法即将初中英语中的几大语法内容在适当时候集中教学,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整个初中语法大的框架,以利于后期学习。
进行初中英语语法框架式教学,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随意进行的,它有时间节点,经过本人在日常教学中的探索,本人认为有三个时间节点较为适合。
他们分别是初一下期开学,初二上期开学、初二下期开学。
需要注意的事项:
1所教授的语法内容要层层递进
初一下期开学时就时态而言,只需讲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就句子结构而言,可讲宾语从句、时间状语从句 原因状语从句。
初二上期开学时可讲过去进行时、过去将来时、条件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
初二下期开学时可讲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现在完成进行时。定语从句、其他所有状语从句。被动语态。
2每次集中教学时还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量
前两次教学中,对时态只需讲每个时态的意义、结构、特征、用法、动词变化形式即可。对从句只需讲其用法、形式、特征即可。最后一次才加入其特殊情况、初中考点等,进行完整的介绍。
3要注意教学难度
要注意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不能一股脑儿将每个专题所有内容全部介绍,这样一是学生难以接受,得不到消化、理解。二是学生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及时接触到所学内容,得到及时的巩固,造成遗忘,枉费心机。比如讲宾语从句,第一次只讲宾语从句的意义、结构形式、主句谓语动词是 think believe 等几个有代表性的宾语从句,在初一下期会遇到的宾语从句结构形式。第二次时在复习第一次所教内容的基础上,介绍主句谓语动词是guess hope imagine 等几个有代表性的宾语从句;主句是否定句、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的宾语从句。第三次再加入宾语从句的几个考点。完成宾语从句的内容的全面教学。在讲现在完成时时,第一次只介绍用法、结构,达到在文章中能认识、辨别含现在完成时的句子,并能翻译句子即可。第二次才全面介绍现在完成时的全部内容。
4注意教法
教学中一要摒弃传统的条款式、罗列式、记录式的语法教学方法,多采用图表式、举例式的教学方法。二,在讲句子结构时,老师要帮学生创建一整套的符号,比如主语用双横线=,谓语用单横线—,从句用括号( )括起,引导词用O圈起。这样简单明了,易识易记。
框架式教学范文第5篇
中图分类号:R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3)01-0099-02
一切教学任务和目标都要通过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正确地选择或运用各类教学方法。就方法而言,无论是传统方法,抑或现代方法,其本身并无好坏,关键是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领域,选择适合该学科的教学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长期从事中医基础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框架式教学法十分适合中医基础理论课程,能帮助学生高屋建瓴地接受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理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1 关于框架式教学法
框架式教学法,又称支架式教学法。根据欧盟“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定义,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产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德国范例教学强调“问题解决学习与系统学习的统一”、“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其实质就是通过课堂学习来获得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把传授知识与科学方法有机结合。而框架式教学法的提出,就是建立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一方面强调课堂着重分析知识和体系的框架结构,力求整体把握学科各章节的主体,另一方面又强调各部分内容的交叉和联系,注意各阶段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其实质是以学生为主体与师生的双向交流。这既包含了静态的教学知识,又包含了动态性的教学策略,是科学知识、科学思想以及科学方法之间的有机联系。
框架式教学法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快一点,回头少一点,偶尔漏一点。主张在知识的前进中化解学习负担。教学如盖楼,封顶再装修。主干挺拔而结实,分支再多也不会喧宾夺主。
2 框架式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主干课程。它既是中医专业的基础课,又是国内外中医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内容,是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及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由于中医基础理论涵盖了中医学主要的理论和大量的概念,各中医院校均设置了大量的学时,学习时间跨度较大,且内容庞杂,知识点有100多个,记
忆负担繁重,专业化倾向强,对大多数刚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的学生而言,中医基础理论古奥繁杂,学习往往是被动机械的,而记忆的内容又大多是零星和细碎的,所以极易遗忘。部分学生学习方法僵化,只听不记,或死记硬背。因此,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是中医基础理论教学能否取效的关键。
如果把中医基础理论中每个知识点即概念比喻为“一粒粒的珍珠”的话,那么,形成单元系统化的中医知识体系则可以看作是“串珍珠的绳子”。有了绳子,珍珠虽然眼花缭乱,但却秩序井然;没有绳子,珍珠即刻散乱满地,无法收拾。而框架式教学法即能把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串联、归纳、整理,把学生先前的“无序”知识“有序”地自动组织起来,帮助学生努力扩大知识信息中的已知部分,不断消除知识信息中的未知部分,科学地解决中医理论的整体化、系统化和网络化。
3 框架式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的实施
具体到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而言,我们将其划分为三级构架,即模块构架、章构架、节构架。
一级构架为四大模块,即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认识、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中医学的养生防治观等。四大模块的划分有助于学生把握整本教材的总体框架,实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系统化和综合化。
二级构架为章构架,如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主要划分为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三章,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主要包括气血津液、脏腑、经络、体质四章,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主要包括病因、发病、病机三章,中医学的养生防治观主要包括养生、预防和治则三章。
三级构架为节构架,如“气血津液”章可分解为四节“气”、“血”、“津液”及三者的相互关系。在节框架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展开精讲细讲。如“气”一节,主要介绍气的五部分知识,即气的概念、生成、功能、运动和分类。这样可使学生很容易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
框架式教学使较为复杂、不易把握的知识程序化、直观化,既有利于对整体教材的把握,使之系统化、明了化,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清晰可见甚至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4 框架式教学法对教师的要求
4.1 引导学生构建框架式思维模式
框架式教学十分注重知识的结构化,只有把知识结构化,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才能实践和应用;只有把知识结构化,才能转变为能力的培养,并不断创造创新。中医基础理论的教学内容本身具有极强的条理性和框架式。如前所述,我们在导论中就告诉学生主要介绍四大板块的内容。其中在哲学基础部分,可以告诉学生主要介绍三部分内容,即元气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阴阳学说中主要介绍阴阳的起源、阴阳的属性、阴阳的概念、阴阳的五大关系,以及阴阳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如此层层推进,最终形成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整体框架。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无论是每一单元的开始抑或结束,甚至是每一次授课,均应强化学生的框架意识、整体意识,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认识和把握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4.2 帮助学生把相关知识口诀化
框架式教学同样注重对知识进行口诀化。口诀化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化繁为简、化简为趣。如在“经络”一章的教学中,知识点十分庞杂,且容易混淆。如关于十二经脉在肢体的循行分布规律,我们可以给学生编出歌诀:“太阴阳明行在前,厥阴少阳在中间,少阴太阳在后面。”对于循行入耳中的经脉,我们把它概括为一句话――“三个胆小鬼钻入耳朵中”,学生就很容易记住入耳中的经脉为三焦经、胆经、小肠经。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把它变为两句歌诀:“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续。”这样就使十二经脉的前接、后续共24个知识点,两句话便能了然于胸。
再如,在“气机失调”的讲授中,我们概括为“三大类五小类”。“三大类”为气的运行迟缓、升降的失调、出入的失调;在此基础上衍生为“五小类”,即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
5 框架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
对学生而言,采用框架式方法进行学习或复习,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框架式学习的实施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骨架学习,观其大略,不求甚解;第二阶段为专题学习,深入某一单元,详细到每个知识点;第三阶段为习题学习,温故知新。
在第一阶段的骨架学习中,重在构建框架结构,不必过分追求细节。以骨架为中心,学习中医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学生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理解,把一些细节部分留在课后自己填补,进一步充实丰富框架内所包含的内容。这样可培养学生自学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力。在第二阶段的专题学习中,要注重对各个知识点的把握,尽可能地把握每一个细节,要学会对相关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如阴阳学说,在哲学基础板块会介绍,在基本病机中也会涉及阴阳失调的知识,二者一定要相互结合。再如,气的理论在气血津液中有介绍,病机部分也有气机失调的内容,此外还要与具体的脏腑进行结合。只有这样纵横交错地进行“砌砖”,才能搭建出浑然一体的知识大厦。第三阶段为习题练习。我们推荐《中医基础理论习题与解析》或《中医基础理论常见错误与对策》。通过习题,学生可以对学过的知识进行自查,同时在做题的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查阅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
6 小结
当代医学发展的基本走向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并以综合化和融合化为其主要标志。框架式教学法层层搭建框架,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脉络,从整体把握知识结构体系,不在传统教学方法所追求的“细节”上纠缠,本着“实用性”的原则,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理解、记忆,大大降低学习的难度,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而言,既条理分明,又概念繁杂,通过框架式教学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使知识的系统化、综合化,为后续的中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框架式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法 框架式教学法 关联性 自主学习
框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布鲁纳最早提出的,通常是借用建筑行业的脚手架术语,来对在教育活动中,使学生在借助教师、父母和同伴及他人提供的辅助帮助外来完成自己不能独立完成的任务的,这不断为提高学生成功的满足感而服务,而且还使他们对自己充满信心。
英语语法是针对英语语言的语法进行的研究。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是把合适的词放进合适位置的艺术文化底蕴,语法可以分成为两大部分:分别为词法和句法。词法包括各类词的形态及其变化,句法主要讲句子的种类和类型,句子成分以及遣词造句的规律。
框架式教学法课堂教学的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框架学习――知其大略,不求甚解
按照语法贯穿的全部内容,分别把词、句的基本内容展示给学生。如下图所示。让学生知道语法要学习哪些知识,并且知道每一个词法或句法在整个语法体系中的作用;知道词和句的关系,例如,名词在简单句中可以做主语、宾语、表语,形容词在句中做定语或补语,副词在句中做状语,等等。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整体语法结构。这就相当于从高空俯瞰庐山。让学生从整体上自主学习词法和句法的相关内容。在这一阶段,不要求学生对每一个词法或句法深入学习,更不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会那些孤立的词法或句法的内容,而是重在明确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比如,语法中有关动词的内容很多,动词做谓语涉及到时态的变化,动词做非谓语动词,会涉及非谓语动词的使用。动词做谓语动词时,在主从复合句中又涉及主句和从句谓语动词时态搭配问题。而在虚拟语气中,谓语动词时态的使用又与真实语句的表达不一样。我会把这些关联性帮学生提炼出来,让他们先自主学习。学生对具体问题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记录下来,通过合作学习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可以与老师交流,也可在老师进行专题讲解时加以解决。
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对语法整体内容的逻辑归类于梳理,重心是让学生寻得知识间联系的必要条件,在寻求这些联系的过程中,又使学生对语法知识有了更深层的认知。同时,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学生比较、联想、分析和概括能力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对语法知识整体认知水平。
二、第二阶段:表格式整理即专题学习
专题学习中所选的题目力求精,有代表性,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即老师要从众多语法练习题中选出以一当十的题目,要让学生“做一题会一类”对典型题目要讲清楚的三个问题:这个题怎样解?为什么这样解?是怎么想到这样解的?例如在第一阶段提出了动词用法的复杂性,首先,我会用如下表格来展示动词做谓语的时态变化规律:
其次我会用这个表格来说明阐述如下的一些关联:
谓语动词会在三个时空来进行时态变化,即现在、过去和将来,这可以用来解释在主从复合句中,主句的谓语动词和从句谓语动词的变化规律,即,主从句谓语动词的变化符合同一个空间的时态互相搭配规律,例如主句的谓语动词是一般将来时,从句的谓语动词一定是将来完成时。但是有些特例情况是相邻的两个空间中时态可以搭配,因为相邻两个空间存在交集,如if引导的条件句有“主将从现”的说法,即主句是将来时从句用一般现在时。还有since和for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中,从句谓语动词使用过去时,主句谓语动词使用现在完成时。这样学生先了解大多数搭配情况,再记忆少数不同特例,就很容易掌握主从句谓语动词时态搭配问题了。
解决为什么虚拟语气中所有的谓语动词都是过去空间的时态,因为虚拟的都是假的不存在的事情,自然不会用到现在和将来空间中的时态了。
所谓“完成时”,就是动作的开始时间不明确,结束的时间点在过去即为过去完成时,结束的时间点在现在即为现在完成时,结束的时间点在过去即为过去完成时。
再次,我会针对每一种情况找些相对应的习题,让学生做会一道题学会一类知识。在这一阶段,我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法,即,先讲每一个语法点的概念,然后讲例句,最后做题。我先讲关联性,讲一些语法现象的相同点和特殊点,让学生自主训练,在一些典型例题中发现规律,寻找规律。
三、第三阶段:习题集学习――畅游题海
选两本四级练习书,一套模拟一套真题,把与语法相关的题目,如英译汉和汉译英,挑出来完成。学生先自主或合作完成,讨论题目中语法知识的应用情况,解决两个问题:本题使用到了哪些语法现象;使用这种语法是为了表达什么样的含义。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如不能解决做好记录,等老师集中讲解时提问。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语法知识的能力,又增强了语法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能力的提高。
将框架式教学法应用于英语语法教学中的优点:将框架式教学法应用于英语语法的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兴趣,掌握快速学习英语语法知识的能力;将框架式教学法应用于英语语法的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语法知识的能力;将框架式教学法应用于英语语法的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英语语法知识的能力;会对阅读、听力、写作、翻译等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作用,可能会间接提高英语四级的通过率。
参考文献:
[1]宗凤昌.框架式结构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学习中的运用[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0,(04).
[2]殷晖.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林区教学,2010,(12).
框架式教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职黑白电视机原理 框架式教学 内涵 实施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90-01
1 黑白电视机原理框架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框架是用作支持某物的组织、结构、基础或轮廓的支架组成的一种架构。黑白电视机原理框架式教学就是从能发光的荧光粉作为框架的构架基础,然后分别引入显像管、电子枪,行扫描、场扫描、电视图像信号、伴音信号、电源电路等。对于学生来说,首先形成整体架构,改变了传统分散聚合式的教学模式。很多知识点在学习时不知道它的应用价值,大多是被动学习,当学到后面的知识时,忘了前面所学的内容,学习过程枯燥、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比较适合用框架式的教学方法。因框架式教学方法是让所学知识先具有整体性和完整性的概念,所以学生学习了后一般记忆较深刻。黑白电视机原理框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框架的方式获取知识、应用知识、扩展知识学习活动;是一种化被动接受为主动构建,化单向吸收为知识沟通等多方交流的教学活动。概括起来,有以下两点涵义。
(1)黑白电视机原理框架式教学以教师引导、学生互动,以尊重、信任、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为前提。表现为教师提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共同探讨中求知,使学生从被动状态转变到主动状态。教师的职责是创设一个构建整体框架的情境和途径。
(2)黑白电视机原理框架式教学是以黑白电视机原理知识的应用为主的过程化的教与学。在框架式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提出核心问题,并解决核心问题,如通过专题讨论、方案设计、实验操作等各种形式,经历一系列的问题解决,构建黑白电视机原理知识主框架。然后在知识主框架的基础上分别深入,推理、比较,构建以应用为目的次框架;最后通过具体的电子元件构成相应的电路实现各次框架的功能。这样就会使黑白电视机原理课程讲授过程中有骨架、有神经、有血、有肉,构成一个完整黑白电视机原理知识链。
2 黑白电视机原理框架式教学措施
2.1 创设探索学习的氛围
在以“引导为中心”的框架式教学过程中,强调老师是引导主体,学生是认知主体。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的氛围。首先要倡导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信任,并激发每一位学生。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而教,就要考虑学生怎样学,要深入研究当代学生心理特征和思维规律,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精心导入,层层深入,构建框架
框架式教学的过程,从本质上讲就是抓住一个核心的问题,然后突破该问题,一一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从而构造一个知识框架。黑白电视机原理导入的核心问题是,自然界有一种物质叫荧光粉。这种荧光粉有个两特性:其一,在具有一定能量的电子轰击下会发出白光。其二,发光后的余辉在很短的时间内又会自动消失。假若我们将荧光粉涂在显像管屏面玻璃内壁上,只要具有有能量的电子分别去轰击,整个显像管都会发光。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解决荧光粉发光的问题?解决办法就是要找能轰击荧光粉并具有能量的电子。电子枪是产生电子并加速电子轰击荧光屏发光的一种装置,它发射出具有一定能量、一定束流、速度和角度的电子束。电子枪用来提供电子束,并轰击荧光屏形成不同灰度等级的图像。电子枪由阴极、栅极、加速阳极、聚焦阳极和高压阳极等组成,阴极产生自由电子,各阳极电压吸引它形成电子束流,轰击荧光屏。当电子枪不停的发射电子,这样在荧屏中心就可以产生一个亮点。第二个问题是解决如何让整个显示屏都发光?解决办法就是控制电子枪使电子束从左往右扫描,由上往下扫描。首先只要在余辉消除前控制电子枪使电子束从左往右扫描不停的扫描,就会在荧屏中产生一根亮线,控制方式就是加一个行扫描电路,使电子束水平移动。然后控制电子枪使电子束从上往下扫描使电子束要扫满整个荧屏,控制方式就是加一个场扫描电路,使电子束垂直移动。当行、场扫描同时作用于电子束时,电子束就能在整个屏幕平面上进行扫描,整个屏幕就会发光。第三个问题解决如何产生图像(即还原图像)?解决办法就是把电视台发出的电视信号先接收然后分离出来图像信号,经过处理,去控制电子枪发射电子的强弱,即可在屏幕还原成图像,只不过是该图像是由一个一个像素点组成的。第四个问题解决如何还原声音?解决办法同样是把电视台发出的电视信号先接收然后分离出来声音信号,经过处理放大再由扬声器输出。第五个问题解决如何供电?电子电路工作时需要供直流电,解决办法是电路中设专门的电源电路。核心问题解决了,黑白电视机原理结构框架也就形成了;显像管及电子枪、行扫描电路、场扫描电路、图像形成电路、伴音电路和扬声器、电视信号接收电路(高频头)、电源电路是构成黑白电视机原理的框架。学黑白电视机原理类似建框架式房子,大框架形成了,接下来的任务是装璜了,针对每一部分还增设很多电路才能实现此功能,如行扫描电路由AFC电路、行振荡、行激励、行输出、高中压整流电路,最后在课堂上应一部分一部分再深入,就形成了黑白电视机结构方框图。
学习黑白电视机原理的学生有一定的电子电路的基础,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并筛选、加工出若干与构建黑白电视机原理框架紧密相关的问题。营造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交流氛围,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讨论的气氛越浓厚,学生积极参与探究问题的热情就越高涨,学生在争论中学会思考,博采众长,弥补不足,甚至萌发灵感,触类旁通,增强理解,激发学习。
3 结语
在中职黑白电视机原理框架式教学的实施,可以推动中职专业性和理论较强的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探索、创新精神。在黑白电视机原理框架式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给予全程指导,提供教学支持和技术支持,启发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探究、构架、创新。
参考文献
框架式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 动画教学 实践研究
支架式教学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支架式教学法的含义是,一步一步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当的线索或者支架,让学生借助这些支架一步一步地攀升,逐渐发现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在进行动画教学时,教师通常使用的步骤是先进行原理的讲解,再进行演示,最后让学生进行练习,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支架式教学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教学策略,被各个学科的教师广泛采用,有利于学生完成对知识的构建,使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了一定的转变。
一、支架式教学策略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知识框架的建立
支架式教学,首先要遵循解决问题所需要的能力和原有能力之间的差异,然后做好知识的分解和重构工作,从而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要让知识框架完整体现出学习要求和原有能力的差异,将制作动画过程中繁琐的操作步骤进行合理的分解。通过对知识框架结构的完善,体现知识的层次性,帮助学生增强对知识的整体理解,从而使传统动画教学模式当中存在的操作复杂、知识量大等问题得到改善。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支架式教学策略是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动画教学的自主学习要求。支架式教学能够针对复杂的知识点设立具体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支架式教学通常将知识框架中的某个知识点作为切入口,先让学生利用框架解决基础问题,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然后再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究,从而对知识的构架过程有充分的了解。如果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适当给予引导和提示,将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对于动画教学来说,支架式教学策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支架式教学策略在动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一)构建支架式教学框架
在学习《flash运动补间动画》这一课时,可以确定多变的运动补间动画、多个运动物体的补间动画创建和单个运动物体的补间动画创建三个主要教学内容,每个教学内容中都包含着相应知识点,然后从各个知识点的联系出发,建立起教学框架。由于这三个层次是层层递进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适当给予指导,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的整体思考能力。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1.引出主题
创设合理的情境,将动画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具体情况出发,确定活动主题。
2.明确差异
教师要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理解运动补间动画和逐帧动画的差异,引出补间动画的制作主题。通过对两者区别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明白运动补间动画和逐帧动画的差异,即为原来知识和学习需求之间的差异。
3.情境设计
在这个阶段,教学要让学生了解运动补间动画的基本步骤,并且让学生对制作细节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师完成运动补间动画制作方法的讲解工作后,要让学生完成对相关动画的制作和学习,让他们对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目标有充分的认识。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
4.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完成动画制作任务,然后针对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这个阶段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他们亲自完成故事的设计工作,通过鲜活的情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
5.效果评价
教师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制作出统计表,然后根据具体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学生的知识构建能力以及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等。评价要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完成,每当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小组成员都要进行自我评价。
6.内容延伸
在这个阶段中,教师可以将动画效果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观察颜色变化、角度变化和旋转等技巧,从而对运动补间动画的多样性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通过对内容和知识的延伸,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
结语
陈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动画教学的发展要求,支架式教学策略作为构建学习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动画教学工程中发挥重大作用,提高动画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以《FLASH 运动补间动画》这一内容作为实践案例,对支架式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明确了其对学生自主学习和构建知识框架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希望能够为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当然,教师也要从实际的教学情况出发,进一步研究构建知识框架,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冯冠祥.基于支架式教学策略的动画教学实践研究[J].教育信息技术,2013(Z2).
[2]李晶晶.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开放性阅读教学设计的应用与反思[J].邢台学院学报,2010(2).
[3]刘杰.支架式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3).
[4]张顺岚,莫建文,丁勇.多媒体支架式教学方法在数据结构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09(4).
框架式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支架式教学;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运用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其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极为注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难以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学生需求进行恰当把握,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写作能力,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而支架式教学的应用,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与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使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支架式教学概述
支架式教学主要是为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与体系,将复杂抽象的知识加以分解,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概念框架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与理解问题,找准学习方向,如面对整体难度大的学习任务时可将其进行适当分解,然后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习,使其逐渐搭建相关的结构体系,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常支架式教学主要包括五个环节:①构建支架:其主要是结合教材内容,以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为依据,构建科学的概念框架和知识体系,即教师要准备一些相近的问题与材料使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理解;②进入情境:其是指创设出一定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③独立探索: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对创设的问题情境进行独立探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框架体系;④合作学习:其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技巧,学生通过相互讨论来分享知识成果,全面掌握知识;⑤效果评价:效果评价包括学生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等不同的评价方式,不管采取哪种评价方式,在具体评价时都需纳入所学知识的内容、小组合作学习的贡献、自主学习的能力,然后教师方可撤去“支架”,使学生自主学习。
二、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优势
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在“最邻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短时间内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均衡发展。以往教师较为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导致英语写作教学与社会实际需求相脱离,难以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而支架式教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认知能力相符合,能够合理构建英语知识体系,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将其运用到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意识和写作水平,达到预期目标。
(二)具体运用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具体表现为三个阶段:
一是构思阶段:
树形图是构思阶段最为常用的一种方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要先确定写作体裁,为学生提供框架进行参考,使学生能够形成明确清晰的写作思路,有效指导学生恰当选择写作主题和写作策略。由于学生的写作水平有所不同,对于写作准确性和流畅性较低的学生而言,其可以参照教师提供的写作支架进行英语写作,而对于写作基础较好的学生,其可以在教师所提供的写作框架的基础上,列出自己的思路与看法。可以说,将支架式教学运用于构思阶段,能够保证写作思路、写作方法、写作策略的外显化及具体化,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是写作中阶段:
写作动机。英语写作学习相对枯燥乏味,有些学生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英语写作,特别是不擅长写作的学生,缺乏写作的兴趣和动机,因此利用支架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至关重要。支架式教学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通过“支架”来指导学生写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使学生消除对错误与问题的恐惧或害怕心理,获得写作动机,提高写作兴趣,享受写作的乐趣。
写作策略。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利用支架来指导不恰当的结构偏误或内容,列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刺激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引导学生选择科学合理的写作策略,降低写作难度。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以学生最近发展区为依据,为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提供适当的建议和帮助,让学生在不断发现探索的过程中写出自己的观点及理解。
三是写作后阶段:
合作学习。教师在学生完成写作之后,可以鼓励学生针对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讨论自身写作的主题或框架,在此基础上指出写作的缺点与优势,然后由教师进行适当支持和指导;同时学生在写作后可结合最近发展区的要求,积极向教师或同伴进行提问。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组成员都可对同伴的写作进行检查,相互评价,提出新技巧和新思想,确保语句的流畅和文章结构的严谨,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的目的。
自我评价。在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中采用支架式教学,可以让学生从写作过程的行为、知识构建等方面对自身的写作现状进行评价,或者是通过同伴与教师的帮助达到写作目标,提高写作的有效性、准确性和流畅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作教学中运用支架式教学时,需要从构思阶段、写作中阶段和写作后阶段等方面出发,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学习需求,科学运用该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支架式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态度和写作习惯,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实现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丽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01:142-143.
[2]刘欢.支架式教学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知识经济,2015,18:166,168.
[3]卓张众.基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44:237-239.
框架式教学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支架式教学模式;最近发展区;概念框架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需要将建构主义的支架式教学模式恰到好处地运用于其中,为学生搭建有效支架,创造写作契机,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和发展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
1.理论基础。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理念的核心教学模式之一(李玉苑,2011),源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Vygotsky(1978)提出了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实际发展水平,指已完成的儿童发展周期的结果和由此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最近发展区,指儿童正在发展的过程,表现为儿童在这一阶段尚不能独立,但在成人和其他学习同伴的帮助下能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最近发展区是介于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也就是要解决的问题和儿童原有能力之间的差异,而成人或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则称为支架(康艳,2011)。根据以上理论,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直接或间接(包括鼓励有能力的同伴)提供适时的帮助、指导和必要的信息渠道,随着学生的进步与发展,逐步减少帮助,发展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施阶段。 基于鲁子问、康淑敏(2008)、嵇敏(2010)等学者的研究成果,笔者将支架式教学模式归纳为前后六个阶段。
(1)确定最近发展区。这是实施支架式教学的前提,教师应根据对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需求的分析,客观评价学生的背景知识、思维水平、兴趣爱好,以确定其最近发展区。
(2)选择学习任务。选择的学习任务要适应学生的发展水平,但又要略高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这样才能为达到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提供空间。任务要镶嵌在有意义的情景中,使学生明确任务的性质和目标指向。
(3)提供支架。围绕当前学习的主题内容和知识,按照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要旨,帮助学生建立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概念框架。概念框架是帮助学生发展的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文化为一体的支架。
(4)进入情景。基于所建立的概念框架,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概念框架中的某个层次,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景。
(5)合作探究。学生的任务学习和与同伴间的合作学习是对所学知识实现意义建构的内驱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适时地通过示范、提示等手段,帮助学生积极地沿着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6)效果评价。效果评价不仅针对课堂学习任务的有效性,还要追踪评价学生课后独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效果。
二、例谈支架式教学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牛津初中英语》(译林版) 8A Unit1 Friends Main task,要求学生Write an article for your school newsletter about your best friend for a writing competition,用合适的形容词描述好朋友的相貌、品质、能力等。笔者结合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六个阶段,谈谈如何在写作教学中实施支架式教学。
1.确定最近发展区。 要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师必须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现状和学习需求。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从学习现状分析,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语言知识的感性认识上,缺少语用环境和语言实践,学习策略、情感和文化态度更无从激活。从学习需求分析,初二学生虽已具备一定基础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但在写作前组织有效梳理还是必要的。据此,笔者确定的最近发展区为:在以语言发展为中心的写作活动中,学生能通过运用性阅读策略,在一定的语境中重组阅读文本的语言,并运用迁移、拓展等手段,充分体现目标语言和话题语言的运用(戴军熔等,2011)。
2.选择学习任务。 在最近发展区的指导下,教师开始为写作教学选取相应的任务。笔者把任务镶嵌在学生熟悉的情景中,依托本课Daniel"s article about his best friend Kate,要求学生Read his article and discuss it with your partner,不仅让学生明确Main task的主要任务是借鉴、模仿和运用课文的语言,而且还能使他们从中学会观察、学会评价、学会做人,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3.提供支架。 支架式教学的基础是建立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概念框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11)"语言技能分级标准"四级标准描述中对写作教学有这样的阐述: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或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起草和修改作文;五级标准中有:能根据写作要求,收集、准备素材,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笔者认为,在写作教学中构建概念框架应着眼于解构阅读文本中的写作要素,并以此为基础来建构目标文本的框架体系,训练学生的写作技能。在本案例中,笔者从文章的词汇句型、文体结构等写作要素着手构建概念框架。
三、教学反思
笔者对写作教学中教师的支架搭建进行了如下反思:
1.保证写作教学中输入与输出的一致性是支架搭建的基础。在支架式教学设计中,教师必须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概念框架为基础,然后再设置情景,提供必要的帮助,确保学生语言输出的质量。
2.把握支架搭建的适切度。教师的支架搭建若不足以激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那么势必会影响书面输出。目标文本应体现具体的、多维的学习目标,包括语言、文体、情感等,教师可以明确围绕哪些要素来构建概念框架,从而把复杂问题分解,而不是仅仅给出几个关键词或句型,让学生做机械的造句练习。
当然,支架搭建不宜过多过细,而应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空间。例如,在解构文本时,教师应当在互动中渗透自己的教学目的,通过体验式学习让学生理解活动的目标、途径和方法。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