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庄市长安区南杨庄,有一种传承300多年的功夫叫做飞龙拳。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八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上,面对如云高手,飞龙拳第十二代传人冯东红率领弟子们身手不凡,斩获14金14银2铜,并获得集体二等奖;同时,被授予“石家庄市长安区南杨庄飞龙拳武术指定培训基地”,向世界展示了飞龙拳的魅力。
南杨庄飞龙拳在香港扬威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武林少年载誉归来
香港国际武术节是香港规模最大的武术赛事,每年举行一届。目的是让世界了解中华武术,让中华武术走向世界。今年8月11日-13日,第十八届香港国际武术节在香港隆重举行。冯东红带领7名弟子前往参赛,参加了4个大项31个小项的角逐,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8月18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南杨庄村的飞龙拳社,彩钢板搭起来的棚子内,十几台吊扇嗡嗡地转着,场内刀、枪、剑、戟、棍一应俱全,整齐地摆在兵器架上。二十多名少年学员正在这里练习飞龙拳法。正弓步、侧弓步、左出拳、右出拳……他们练得很认真,全然感觉不出他们是刚刚载誉归来的少年。
冯东红拿出了此次在第十八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上获得的奖牌、奖杯和证书,排了一大溜儿。古语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惰,功成于练败于拖。“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但已代表过去,孩子们练功就需要日常的坚持,做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冯东红如是说。
6岁的宋子夫,小小的个头,充满阳刚之气。别看年纪小,功夫可不一般,他可是这次武术节上斩获金牌最多的选手,一人就获得飞龙拳、双环和对练的三块金牌,还获得了金童奖。在众人面前,耍起飞龙拳,一点儿都不怯场,站如松,坐如钟,闪转腾挪,如行云流水。“我特别喜欢武术,看着电视里武林高手出招时,感觉非常帅气!我在这里学习武术有一年的时间了,几乎每天都来练习,强身健体。”宋子夫笑着说。
7岁的付秀宇和8岁的米思伊也获得了金童奖,并都获得了2金2银的好成绩。付秀宇的强项是牧羊鞭,一纵一跳间,牧羊鞭甩得啪啪响,令人生畏。谦虚的付秀宇却说:“我还需要不断地练习,将来能学习更多的招数。”
12岁的张梓琪是一个女孩儿,已经在此学习6年了,站在那里英气十足,耍起九节鞭来更是英姿飒爽。只见她手中的九节鞭时而缠在头、肩、颈、肘、膝等部位,时而横扫前滚,时而如棍飞舞,变化无穷,令全场都沸腾起来。来自北京的张梓琪自6年前开始,每年的寒暑假都会到这里学习飞龙拳、九节鞭、对练等,在8岁的时候,就曾跟随冯东红去参加香港国际武术节,获得了2枚金牌。“我的偶像就是李小龙,特别喜欢看他的功夫。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令我佩服不已。这次去香港,我特意去香港星光大道,在偶像李小龙的塑像前留影。我今后还会继续努力学习中国武术。”
冯东红坚持练拳40多年
希望进一步发扬光大飞龙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每一个成绩的取得,无不得益于曾经流下的汗水,更离不开教练(师傅)的辛勤指导。
飞龙拳始创于明末清初,有3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该村的倪昂凭借一身飞龙拳本领考中武举人,当上武官,把飞龙拳带火了。时间延续到21世纪,飞龙拳的传承一直没断过,村里的很多村民都会来上几招。
这些少年们的师傅冯东红可以说是一个武痴,7岁便开始跟着村中的老拳师们学习,并师从飞龙拳第十一代传人倪计堂。四套拳、大小花枪、青龙偃月刀、飞龙日月铲、飞龙双锤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有着武侠梦的冯东红为了将飞龙拳发扬光大,成立了飞龙拳社,传授弟子。一开始只有他的两个儿子和外甥,如今已传授200多名弟子,现在有40多名弟子正在跟着他学习。一代代传承下来,如今他的大儿子也已成为一名武术教练,还是一名武术裁判。
飞龙拳是一种集少林拳、南拳、六合拳等流派长处,加上实战经验而创立的拳法,它以实战防守和后发制人为特点。飞龙拳动作神速、姿势严谨、闪展腾挪、身法灵活,如行云游龙,所以名为飞龙拳。它最大的特点是集防守、破解、反攻于一体。
“我从小就喜欢飞龙拳,跟好几个师傅学习,至今已经40多年了,坚持不懈。传承中华武术,是练武人的责任。我就希望能把飞龙拳继续传承下去,所以我带着弟子们训练,并带他们去市里、去省里、去香港参加比赛,就是希望向更多的人展示飞龙拳,让更多的人了解飞龙拳。”冯东红说。
在去香港参加比赛前半个月,老父亲脑出血住进了医院,冯东红一边组织弟子们训练,一边还要照顾老人。眼看去参加比赛的日子到了,他只能将老人交给姐姐妹妹和妻子照顾,和两个儿子一起带着弟子们前去参赛。在这场大赛中,不仅弟子们获得了佳绩,冯东红也获得了3金1银的好成绩。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么多年的坚持,终于换来辛勤的硕果。而在冯东红看来,在第十八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上收获的不仅是奖牌,更重要的是向世界宣传了飞龙拳。“今后,我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希望进一步将飞龙拳发扬光大。”冯东红坚定地说。
飞龙拳传承得非常好
已推荐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少年强,则国强。练武的少年们虎虎生风,展现着独特的阳刚之美。“南杨庄多年来有习武的传统,从明末清初开始,代代相传。特别是近些年,南杨庄各个武术队都做出了很大贡献。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的辛苦付出,必定会让更多的人了解飞龙拳,飞龙拳才得以继续传承下去。”南杨庄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居委会副主任倪献民表示。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遍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传承,而有着悠久历史的飞龙拳传承得非常好,老中青少,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练习飞龙拳的。特别是有这么多的孩子在学习,并通过参加一系列的活动和赛事,将飞龙拳推广出去。”长安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局长段永新表示,同时,通过“武术进校园”(南杨庄小学、51中),“武术进社区”等活动,让飞龙拳的学习已覆盖西兆通镇、南村镇和岗上镇三个镇,并在青少年中得到更好的传承。这次在第十八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上,飞龙拳又大放异彩,获得了很多奖牌,这更好地向世界宣传了飞龙拳。今年,飞龙拳已入选长安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他们还进一步推荐飞龙拳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进一步将这一有着300多年历史的武术发扬光大。
上午11时30分许,当记者离开的时候,少年们在冯东红的带领下,仍然在呼呼旋转的电风扇下,频频出拳,一招一式,威武阳刚,尽显中国功夫的魅力;闪转腾挪,洒脱坦荡,尽显中国少年的模样。
文/燕赵晚报记者 冯月静 实习生 赵星宇
图/燕赵晚报记者 张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