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
在青海西宁举行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上
国家林草局正式发布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总体规划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到2030年,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更加健全、运行机制更加高效、支撑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以热带雨林为代表的自然生态系统破碎化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达到50只以上;监测体系覆盖率达到100%……《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3—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提出了一系列目标,如何实现这些目标?《规划》有哪些重点和亮点内容?对此,海南省林业局(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1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
《规划》以海南岛中南部五指山、鹦哥岭、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黎母山等雨林集中分布的自然山脉为主体,划定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以下简称雨林公园)范围,总面积426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2331平方公里,占雨林公园总面积的54.6%,一般控制区面积1938平方公里,占雨林公园总面积的45.4%。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规划》通过封禁保护、自然恢复、人工促进恢复、重点生态区人工林改造等措施,提升热带雨林自然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其中到2030年,退出商品性经营的人工林不低于500平方公里,破解热带雨林碎片化问题,以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
《规划》全面加强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等江河源头的水源涵养区管控,科学划定滨岸带管控区,保护修复退化河流、滨岸带,更好地发挥海南岛“水塔”作用。到2030年,国家公园主要水体Ⅰ—Ⅱ类水质比例达到100%。
2
强化珍稀濒危物种保护
海南长臂猿仅生活在雨林公园范围内,高度依赖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是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晴雨表”,也是雨林公园最受关注的旗舰物种。
《规划》对以海南长臂猿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核心分布区,采取严格封禁措施。建设海南坡鹿野化放归基地,保护修复小爪水獭、中华穿山甲、圆鼻巨蜥等珍稀濒危保护动物潜在栖息地。强化对鹦哥岭—黎母山、五指山—吊罗山等潜在扩散区的次生林和人工林进行保护与修复,建设生态廊道,为种群扩散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海南长臂猿。
《规划》建立坡垒、葫芦苏铁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信息数据库、种质资源库,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扩繁研究与示范,对珍稀濒危植物进行集中保护,开展雅加松、海南紫荆木等特有植物资源调查,建立特有植物保护机制。
3
提升监测监管能力
监测监管是国家公园保护管理的基础性工作,《规划》提出到2030年监测体系覆盖率和管护站点建设完成率达到100%,为国家公园建设“保驾护航”。
《规划》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监测体系,建设智慧雨林国家公园指挥中心,突显数字赋能雨林公园高质量建设;加强雨林公园防灭火能力建设,组建专业消防队伍;建立管理局、管理分局、保护站、保护点的网格化管理和巡护调查体系,按照相关标准开展雨林公园范围及管控区勘界立标,在重点区域、重要节点设立检查哨卡,形成覆盖全园区、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测和管护网络。
4
推动绿色发展、民生改善
雨林公园一般控制区内还分布有129个自然村,常住人口约2.28万人。推动绿色产业发展,改善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是国家公园建设的应有之义。
《规划》重点发展生态体验、自然教育、休闲康养、生态农业、黎苗文化等绿色产业,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构建多元化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和雨林生态产品认证体系,制订雨林公园品牌宣传营销策略,支持和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规划》坚持绿色营建理念,推动社区建筑风貌整治恢复,加强社区环境综合整治,鼓励社区合理布局和使用清洁能源,推动垃圾无害化处理、污水达标处理、生态厕所全覆盖等,打造“无废”“零碳”示范社区。鼓励社区参与雨林公园规划编制、政策研究、项目谋划、特许经营等工作;引导社区居民发挥“主人翁”精神,深度参与雨林公园建设、保护与管理,建立惠及园区居民的定期分红、生态保护补偿等长效机制,促进园区居民就业增收。
5
开展自然教育与体验 推进全民共享
国家公园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自然教育和体验是实现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全民公益性的重要途径。《规划》提出打造教育体验平台,使自然教育受众人数由2021年的30万人次提高到2030年的300万人次。
《规划》提出建设野外宣教点、自然教育解说径、学生实训基地等自然教育场所,建立国家公园“入口社区、服务基地、雨林驿站”多层次服务体系,重点布设霸王岭、俄贤岭、尖峰岭、鹦哥岭、黎母山、五指山、吊罗山等一批入口社区;打造若干“热带雨林+”特色生态体验路线,构建全岛“山海互动、蓝绿并进”的生态体验机制。
《规划》还在传统自然教育模式基础上提出建设云端巡护体验远程教育平台,探索结合元宇宙空间,拓展雨林公园体验边界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自然教育方式。
6
加强科研平台建设
建设雨林公园还有许多科学问题需要破解,要深刻理解雨林公园和科技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深入开展基础性、应用型研究,摸清自然生态规律,为国家公园建设管理提供支撑,确保雨林公园建设行稳致远。
《规划》依托国家林草局海南长臂猿保护研究中心、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加强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高水平科研机构合作,打造开放共享、国际一流的科研与交流平台,集聚稳定的科研队伍;开展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监测站点等建设,构建点、线、面一体化的长期生态定位研究体系;锚定国家公园建设重点任务、难点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一图读懂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总体规划(2023—2030年)》
(专题)
值班主任:李国栋
值班总监:刘冀冀
内容审核:陈咏棋
责任编辑:陈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