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表明了大众汽车集团电动化转型的决心。实际上小鹏汽车在自动驾驶上展现出来的技术实力正是大众汽车集团所青睐的。对于小鹏汽车来说,与大众汽车集团的合作也能提高全球知名度,在战略上做到了占领用户心智这一成效。所以,大众汽车集团牵手小鹏汽车,在后期的研发以及平台开放等过程中,双方能够做到优势互补,建立双赢的合作关系。”8月14日,在《中国经营报》主办的主题为“小众牵手小鹏,透露了什么信号?”零观汽车线上主题沙龙上,里斯战略定位咨询中国区合伙人何松松表示。
据了解,此前,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共同宣布,双方就战略技术合作签订框架协议,同时,大众汽车集团对小鹏汽车进行战略少数股权投资签订了股份购买协议。大众汽车集团发行约占交易完成后4.99%的A类普通股,总值约7亿美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事实上,不同于过去几十年燃油汽车时代外国企业向中国单向输出技术的合作模式,这一次是“年轻的”小鹏汽车向国际老牌车企提供独有的技术。此次合作既是中欧经贸合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例证,也是坚持扩大开放、以技术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果。
“先攻心后攻城”
在何松松看来,对于小鹏汽车而言,放眼全球,与大众汽车集团的合作是一个很好的战略起点,它赢在了占领用户认知和心智方面。“所谓先攻心后攻城,从与大众汽车集团合作这样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开始,其实已经说明了领先的全球车企对以小鹏汽车为代表的一些中国优秀新能源车企的水平和实力的认可。其实这在全球来说,也相当于是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广告了,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公关效应,一夜之间,全球众多的消费者从此前没听过小鹏汽车这个品牌到认识到了这一品牌,或者有的消费者从这次合作中,开始重新认识小鹏汽车这个品牌。所以,其实为小鹏汽车在全球打开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开辟了新的契机,实际上也是实现‘产品未行,品牌先行’的战略概念。”
据了解,以全栈自研为理念的小鹏汽车被誉为“中国三大造车新势力”之一,在智能驾驶系统等方面拥有技术优势,在此次的战略技术合作方面,小鹏汽车和大众汽车集团将基于各自核心竞争力和小鹏汽车的G9车型平台、智能座舱以及高阶辅助驾驶系统软件,共同开发两款B级电动汽车车型,以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市场进行销售,相关车型预计于2026 年开始投产。
“欧洲由于法规以及车联网的生态等原因的限制,其实他们的汽车消费者对于整个新兴技术的接受度是偏慢的。这导致了欧洲的整个新能源市场并没有像中国市场那么‘内卷’。所以,以目前小鹏汽车的产品实力,在整个欧洲市场我认为是‘降维打击’,对于小鹏汽车而言,与大众汽车集团的合作能为其快速打开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何松松表示。
何松松还表示:“事实上,整个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已经排在全球的最前列。所以,未来我相信会看到更多‘合纵连横’的局面出现,今天可能是大众率先迈出了第一步,未来是不是还有其他跨国车企,比如说,大家非常熟悉的丰田会不会走出这一步,尤其值得关注。”
“市场的话语权正在改变”
何松松认为,短期来看,由于整个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超预期增长,跨国车企面临着很大的挑战。相比较过去来说,整个市场的话语权以及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大众汽车集团依然还在以传统的“油改电”的思路来应对市场的变化。但是,这样的思路实际上已经被市场教育过了,市场已经证明这样的做法可能是失效的,MEB平台的电动化产品在中国市场也是不太成功的。
他表示:“在过去传统的燃油车时代,大众汽车集团是占据着优势以及主导地位的。大众汽车集团的产品是不愁卖的,只要能够顺利生产批发给经销商,用强大的网络来控制住这个市场就能赢得竞争优势。但是在新能源时代,对于车企快速响应的要求是很高的。”
在何松松看来,除了大众汽车集团,不少传统的自主品牌也面临着“转型慢”的特点。“因为此前不少传统自主车企的产品、平台、技术开发以及经销模式和商业模式都是在模仿学习跨国车企,所以,不少传统自主车企也建立起了非常庞大的经销商网络,形成了较为传统的汽车零售模式。其实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路径依赖,也是标杆化的惯性思维。在过去,客户的数据都在经销商的手里,所以对于客户的一手数据调研的灵敏性、灵活性都存在一些问题,是需要持续进行改善的。”
他表示:“相比而言,造车新势力都是轻装上阵,不管是从产品研发和营销方面都有革命性的创新和变化,包括对于用户数据的抓取、用户需求的反馈、组织的效率等方面,新势力车企能够更加灵活。所以,在今天这样一个高速成长的时代,我认为只要战略得当,积极拥抱变化和转型,就能分到一杯羹。”
据了解,中国拥有庞大而活跃的汽车市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的升级,中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智能化等特点,对于创新型、高品质、高性价比的汽车产品有着强烈的需求和偏好。正是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不少造车新势力以用户为导向,以产品为核心,以服务为保障,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何松松表示,当前除了理想汽车之外,其实其他新势力品牌在整个盈利水平上,包括毛利水平上其实都不是特别“理想”。所以,传统的自主品牌以及跨国车企的市场化运作、全球巨大的供应链,包括研发,聚集平台资源等优势都是非常明显的,一旦合作就能为造车新势力的长期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随着补贴的退坡、国际竞争的加剧、价格战的此起彼伏,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淘汰赛已提前打响。
何松松表示:“从现在这个市场的激烈程度来看,不管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会争抢市场,所以价格战依然是不可避免。甚至,价格战依然可能还会经历一些新的进程。而在这条漫长的道路中,其实不光比拼的是大家的体力,还需要有一定的耐力。如果品牌没有清晰的认知,没有非常好的差异化的定位,这样的品牌和玩家可能会被市场所吞没,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