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8月20日电(记者赵金正、刘方强)取一本好书,泡一杯绿茶,望着江面上的水鸟与渡船,专心阅读两个小时……86岁的伍海华老人几乎每天都要来这里阅读。
在安徽省铜陵市滨江生态公园,有一座环境优美、设计时尚的三层“码头书屋”。很难想象,十几年前这里还是码头林立、污染严重的工业区。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意识的进一步提升,对于老工业遗址的保护和改造,成了许多城市的重要任务。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修订发布《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强调国家工业遗产应与城市转型发展相结合,注重生态保护、整体保护、周边保护,实现自然人文和谐共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自西向东流经安徽,其安徽段约400公里,称八百里皖江。在安徽省长江沿线,一些工厂旧址、废弃铁路等老工业区遗存,被改造为集城市记忆、知识传播、创意文化、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生活秀带”,重新焕发活力。
作为以有色金属冶炼兴盛的工业城市,铜陵在绿色转型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老工业区的探索与开发。2012年11月,铜陵市正式启动实施滨江生态岸线整治工作,总计投入约亿元,最终建成岸线总长公里、总面积100余万平方米的滨江生态风光带,而“码头书屋”正是改造工程中的一大亮点。
秉承着“由地而生”的设计理念,这所书屋不仅最大程度保留了码头的历史原貌,更采用了毛石、防腐竹、旧铁路枕木等生态材料,将生态思想与工业记忆融合进建筑中。
在伍海华的记忆中,这里曾经码头众多,污染严重,江边居民常自嘲“临江不见江,近水不亲水”。
“书屋占地500余平方米,集成观景、阅览等多样化功能需求,藏书7000余册,免费为读者提供热水、空调等服务。”书屋负责人袁琨告诉记者,书屋也会不定期开展读书沙龙、音乐会等各类文化活动,为读者提供交流平台。如今,这所书屋不仅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也是周边的居民和学生交流、学习的中心,自开放以来已经接待超百万名游客。
在铜陵市西南方约100公里处的安徽省安庆市,类似的变化也在发生。不少老工厂已搬离城区,其旧址也被精心改造。
在安庆市迎江区48号电商文化园的大门一侧,是一家由旧厂房车库改造而成的咖啡店。这里装修精致、人来人往,丝毫看不出岁月的痕迹,像这样富有特色的改造,在园区内比比皆是。
“这里原是安庆市知名香皂厂,我们将厂区的机器改造成一个个景观,同时在保留原有建筑主体的情况下进行整修,就是希望能够将这份工业记忆留存下来。”园区运营负责人刘圆圆说。
经过改造,如今园区内部既有羽毛球场、咖啡厅、花店等休闲区,也有多家电商、文化和食品企业,更有百年“老字号”。在这里,传统和新潮交织、碰撞,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麦陇香已经有超过130年的历史,但老厂区交通不便,而园区配套完善,还有第三方电商公司,办理业务很方便,所以我们就选择将总部和全自动食品加工产线迁到了这里。”安庆麦陇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应松指着身后的生产车间说,园区交通便利,在生产旺季,这里取货的车队排成了长龙。
除了物流便利,园区里的电商企业也成为传统企业的好帮手,将产品通过直播等形式销往全球各地。
今年上半年,该园区企业营销总额已突破4亿元。在刘圆圆看来,通过改造旧有厂房建立新园区,通过互联网技术帮助传统企业发展,不仅是提升土地利用率的一种方式,也是在传承这背后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