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德市竹乡画廊旅游风景道风景如画。 通讯员 陈 勇 摄


(资料图)

昌景黄高铁休宁河特大桥建设现场,一桥飞架山间,与当地徽派建筑相映成趣。通讯员 郎成涛 摄

“长三角一体化是安徽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强调。

安徽省交通运输系统牢固树立抓最大机遇的意识,主动靠上去、全力融进去,持续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奋力开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崭新局面。

打通“断头路”

近邻变“密邻”

打开长三角地图,滁河是一道显著的地理分界线,隔开了滁州和南京。

滁州市南谯区在河西,南京市浦口区在河东。曾经,南谯、浦口这对邻居只能隔水遥望。如今,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浪潮中,大桥贯通东西,南谯、浦口在“你来我往”中,早已跨越了地理界限,从近邻走向了“密邻”。

早上7点,家住南京市雨花台区的吴广明从家驱车出发,沿G104国道,跨过汊河大桥,45分钟后便到达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便捷的交通,让跨省“双城生活”变得简单。

吴广明过去在南京经营一家工厂,生产、销售空调出风口产品。鉴于发展空间、要素保障以及劳动成本的综合考量,他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机遇。2015年,他将工厂整体搬迁到汊河,成立了滁州市科利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经过几年打拼,企业销售额已由当初每年400万元,发展到如今的2000余万元,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刚开始的时候,道路经常堵车,现在G104国道拓宽了,汊河大桥也通了,车程大大缩短。6月28日,滁宁城际铁路滁州段正式开通运营,待南京段也开通,滁宁两地就真正实现同城化发展了。”经常往返苏皖两地,吴广明对长三角一体化的最大感受,无疑是交通的便利。

滁宁同城化,只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缩影。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5年来,沪苏浙皖间互联互通愈加密切,交通一体化发展成效斐然。公路方面,安徽滚动实施省际待贯通路段专项行动,省际“断头路”基本打通,省际高速通道加密扩容,取消26个省界高速公路收费站。国省干线公路通道等高对接,累计新改建省际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项目20个约580公里。

“全域加入长三角,成为安徽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聂爱国表示,安徽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主动靠上去、全力融进去,加快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制度“软联通”,努力推动安徽省区位交通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担当、更大作为。

主动靠上去

全力融进去

2020年3月,南京市浦口区与滁州市南谯区签署《南浦一级公路(含南浦滁河大桥)建设合作协议》,南浦一级公路将与浦口区规划的浦南通道,在滁河上通过南浦滁河大桥连接。大桥建成后,两地居民就可以乘车过河,不用再走水路,南谯人十几年来的夙愿即将实现。

而让汊河、顶山两地百姓津津乐道的,还有汊河大桥。汊河、顶山两地之间,也是只有滁河一河之隔。长期以来,两岸只有汊河大桥这一条过河通道。随着新的汊河大桥建成通车,原来的双向2车道变成了双向6车道,堵途变通途。如今,汊河镇已成为承接南京产业转移的前沿,毗邻的区位、便捷的交通、成熟的配套,让近3万名像吴广明这样的南京人,在这里过上了更加惬意的“双城生活”。

“滁州市高度重视滁宁高层对接,仅2022年以来,书记、市长亲率市发改、交通、规划等部门,先后10次到南京高位推动两市交通项目对接,克服了行政阻碍,推动了项目的建设。”滁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金同碧介绍,在多年的合作中,滁宁两市交通部门开展规划“共编共研共推共议”合作机制。下辖的天长、来安、南谯和全椒等县市区也和南京市交通部门建立了协同发展联盟。

滁州主城区距离南京江北新区核心区直线距离仅40公里,从南京南站乘坐高铁到滁州主城区仅需20分钟,即便如此,滁州仍在不断拉近与南京的距离。

目前滁州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47公里,居全省第一;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贯通全境,二级以上公路总通车里程位居全省第一。滁州与南京江北新区衔接的省际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4条、普通国省干线公路15条,与南京相连的多个“断头路”被打通。滁宁公交换乘中心建成运营,两地跨省公交实现无缝换乘。一个内联成环、外联成网的大江北“半小时”通勤圈基本形成,拉开了城市发展的空间,让滁宁一体化发展的蓝图越来越清晰。

“‘十四五’,我们将围绕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总体发展达到长三角主要城市平均水平、关键指标达到全省前列,建设‘通达滁州’的快速网、干线网、基础网,完成1230亿元交通投资。”金同碧说。

交通提能级

集聚新势能

长三角一体化,交通是先行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便捷畅通的交通网赋能千行百业,集聚发展势能。

走进位于全椒县经开区十谭工业园的贝蒂玛国际文旅用品产业园,智能童车、旅游用箱包、房车罩、单板电动车等项目生产线一派繁忙景象。

10年前,浙江嘉兴客商徐达君考察后发现,全椒县区位好,交通发达,又紧靠南京、合肥两个省会城市,立即下定决心在此投资兴业。“来时年产值几千万,如今达到3个亿,这得益于这里的优越交通和营商环境。”贝蒂玛童车董事长徐达君说。

今年3月24日,总投资50亿元的滁州德兰明海新能源储能项目开工,该项目由滁州市南谯区和南京市浦口区综合两地空间优势、科教优势,在南谯建设生产基地,在浦口建设科研中心,项目达产后可实现产值超100亿元,填补滁州市全球储能生产头部企业的空白。

像这样跨界合作共建的案例,在宁滁“毗邻区”已不是新鲜事。轨道交通产业是南京的优势产业,大量的零配件企业则转移至与中车浦镇公司一河之隔的滁州汊河镇,并逐渐形成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

“南京的龙头企业为汊河提供了订单,汊河为南京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了稳定便捷的供应链。宁滁同城发展,共同促进区域经济做大做强。”安徽盛世高科轨道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学荣告诉记者。

近年来,滁州市把交通一体化发展作为最大势能,借东风、搭快车,建强平台、承接产业,着力打造省际合作的典范、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典范。顶山—汊河、浦口—南谯两个省际毗邻区落户亿元项目63个,其中50亿元、百亿元级各2个;3个宁滁皖北省际合作园引进制造业项目22个。今年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82个,其中百亿元级5个、80亿元3个。

今年上半年安徽省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700.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56.0%,同比增长25.5%,创同期历史新高。预计全省全年公路水运机场固定资产投资可完成1300亿元以上,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30公里、一级公路300公里、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300公里。

聂爱国表示,今后安徽省将继续把省际互联互通作为交通一体化发展的首要任务,常态化对标沪苏浙创新举措和改革措施,以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提升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全面提升安徽综合交通发展能级,进一步放大安徽区位交通优势,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更大作为。(通讯员 吴 敏 记者 范克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