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据人民日报报导,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持续深化纠治“四风”,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6月15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北京举行,彰显了持续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深化拓展为基层减负工作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社区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最后一百米”,既要面对大量的群众服务工作,又面临着上级摊派的各项任务,需要将减负增效各项举措切实落到实处,切实为基层工作提供“助推器”作用。
基层减负要“减负不减质”。基层减负重在求真务实,其根本目的是将基层工作者从繁重的台账、考核等任务当中解放出来,从而集中精力做好对群众的服务工作。因此,基层减负的首要任务就是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从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出发,将精力集中到为民服务上来。要通过“摘牌子、轻担子、宽路子”等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制度上墙,清理退出各类不必要的社区报表,拓宽收集群众需求的渠道,探索各类延时错时服务,求真务实,确保基层工作的质量。
基层减负要“多元又多样”。基层减负一方面需要多元主体的参与,不能光靠基层工作者单打独斗。要注重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推动其成为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传动链”,充分链接群众实际需求,将各类社会资源精准链接到百姓中间。此外,也要积极发挥机关干部、党员志愿者等力量的作用,通过党建引领、先锋亮旗等形式,使其在基层治理等方面充当“生力军”。而面对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基层也要通过减负增效抽出手来,提供更为多样的服务,这同样需要各级政府、各个领域上下协同,打造更为高品质的生活服务圈,切实提升居民的居住体验感。
基层减负要“长远而长效”。要从长远出发,进一步梳理基层厘清权责清单,明晰权责边界,从体制层面明确权责关系。另一方面,制度是基层减负长效落实的关键保障,为基层减负增效有必要从健全长效机制为切入点,通过加强制度设计,建立务实、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修订相关工作条例,使基层减负增效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精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