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常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常识《朝代表》


【资料图】

在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应借助于《中国历史朝代表》(《中国历史朝代表》以下简称《朝代表》)。为此,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论述自己的看法,望方家斧正。

一、熟记《朝代表》

我刚接高一语文课时,在课堂上遇见过这种情况,我提出问题,找三名学生回答,回答的结果是不同的。我的问题是:陶渊明是什么时期的诗人?甲同学回答:北宋。甲同学的回答显然是错误的。乙同学回答:东晋。乙同学的回答是对的。我接着问乙同学:你能否说一下与陶渊明在同一时期的名人或名篇吗?乙同学回答:不能。我又对丙同学提出了这个问题,丙同学回答:陶渊明是东晋田园诗人,《归去来兮辞》是他的代表作。和陶渊明同时期的名人有大书法家王羲之和他的作品《兰亭集序》,和陶渊明同朝代的有西晋的“竹林七贤”。丙的回答令我很满意。我问丙同学:你怎么记得这么准确?丙同学回答:我很喜欢历史,《朝代表》背得很熟,各个朝代的名人名篇我都记得很清楚。

丙同学思路清晰、记得扎实准确并且能广泛地联系,不仅仅是喜欢历史的原因,更主要是对《朝代表》记得娴熟而且能够灵活运用。我从中得到一点启示:丙同学喜欢历史,所以重视《朝代表》,能准确地回答问题。如果让不太喜欢历史的学生也能把《朝代表》重视起来,那么,他们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不就很容易了吗?所以,我的观点是:要想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首先要借助《朝代表》,并且要熟记《朝代表》。所谓对《朝代表》的熟记,不是让学生机械地去记忆,而是让学生相互联系地去记忆。记住每个朝代的分支、每个朝代的更替、每个朝代的位置(谁先谁后)。最后达到不用看《朝代表》也能在头脑中清晰地反映出哪个朝代在《朝代表》的哪个位置上,让学生准确无误地把《朝代表》定格在记忆之中。学生头脑里有了这个《朝代表》做基础,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既觉得很有趣味,又能学得准确、扎实。

二、科学利用《朝代表》

科学利用《朝代表》是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的重要方法。1.找出位置。(把《朝代表》写在语文笔记本的第一页上。)让学生先把学过的文学常识拿出来加以对照,看看哪些名家、哪些名篇著作出自哪个朝代。然后加以归类,每个朝代共有多少名人、多少名篇、多少著作。它们在《朝代表》里处于哪个位置上。比如,《诗经》: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歌。学生们马上就能在《朝代表》找到它的位置。还能找到时间与之大致相同的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等。再如,《楚辞》:屈原创作的诗歌体裁,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学生们就知道屈原是处在《朝代表》里战国的位置上,在战国这个位置上还有《庄子・逍遥游》、荀况《劝学》《孟子》《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2.放进位置。在语文课堂里,学生们随时就会学到新的知识,如果与《朝代表》相关,就得马上把新出现的名人名篇放进《朝代表》里相应的位置上,即把新学到的知识放进位置里。比如,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选自《史记》。《史记》,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文学家。然后让学生们把作者司马迁和《史记》放进《朝代表》的相应位置上――西汉。再如,“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一个汉乐府,一个北朝乐府。让学生们把它放进《朝代表》里相应的位置上――汉朝和北朝。3.脱离《朝代表》演绎练习。俗语说:熟能生巧。学生心无杂念,记忆力好,思维不混乱,只要对《朝代表》反复练习,就能日久扎根。作为语文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引导,把学过的古代名人名篇集中起来,穿插提问,经常提问,久而久之,学生就能把笔记本上的《朝代表》深深地镶嵌在自己的脑海之中,那些古代的名人名篇就会经常地在学生们脑海的《朝代表》里进进出出走来走去。他们的眼前就会经常出现孔子漫步春秋、庄子逍遥战国、太史公秉笔西汉、太白诗吟李唐、苏轼豪放北宋、关汉卿元朝鸣冤、施耐庵明修《水浒》、曹雪芹清唱红楼等情境。

三、认识并融合《朝代表》和中国古代文学划分的关系

学生背熟《朝代表》后,教师就应该有必要让学生们知道中国古代文学划分的情况。也许在掌握《朝代表》之前,学生们对“上古”“先秦”这两个词汇很陌生,不知道“上古”“先秦”是个什么历史感念。掌握《朝代表》之后,学生们对它们的解释就会顿开茅塞豁然贯通。尽管这样,教师还得要向学生们解释清楚《朝代表》和中国古代文学划分的关系:

1.《朝代表》是具体的,它涉及的中国古代文学常识里的人物和著作都是具体的。比如,《资治通鉴》: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司马光,北宋史学家;文学划分是笼统的,它是指中国古代文学在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式样。比如,“上古时期”:专指神话传说。“先秦时期”:专指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再如,“两汉时期”:专指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魏晋南北朝时期”:专指诗歌。“唐宋元时期”:诗词曲。“明清时期”:小说。

2.《朝代表》是基础,是中国古代文学划分的依据;中国古代文学划分是建筑,它能说明中国古代文学式样在各个历史时期分布的情况。二者缺一不可。

四、学习《朝代表》旨在借助语文教学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和学生们讲清楚,我们学《朝代表》背《朝代表》,主要从文学常识角度看问题,旨在对语文教学有帮助,并不是像学习历史那样详细地了解历朝历代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比如商朝:只讲我国出现了甲骨文――最早的文字,有了文字,我们的文学才有了延续即可。如果再讲什么青铜器、武王灭商等就跑题了。再如,周朝:周朝分西周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主要是《诗经》(西周到春秋时的诗歌)、孔子、老子;战国时期主要是诸子百家散文著作。如果我们再讲什么“井田制”“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那就把语文课堂真的变成历史课堂了。作为教师,治学要严谨,师德要端正,课堂上不能漫无边际东扯西拉,否则就会失去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也就无从谈起学好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了,切忌把语文课当成历史课来讲。

五、借助《朝代表》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的必要性

古代文学常识范文第2篇

01、中国古代文学史分期及各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

(1)上古时期;神话传说

(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

(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

(5)唐代时期:诗

(6)宋代时期:词

(7)元代时期:曲

(8)明清时期:小说

02、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

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

A、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开天

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

C、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

(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0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或《诗三百》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起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现手法为“赋”“比”“兴”。

(4)《诗经》的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04、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

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

5月5日投汨罗江而死.

(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得伸展抱负的愤懑。

名篇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3)《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

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

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

(4)我国诗歌史上常有“”并称。“风”指的是诗经国风,“骚”指的是《离骚》,二者又代表了文学。

05、我国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

(1)“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2)《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为一个集子。它是

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06、先秦历史散文

(1)《尚书》:上古之书,记言古史,上自唐虞,下到尚周。作者不详。今存

(2)《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内容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240多年的历史。

孔子编订。记事简单,类似现在的新闻标题。

(3)《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为春秋做传的,记事比《春秋》多13年,

作者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

(4)《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内容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500多年的历史相传作者为左丘明。

(5)《国策》:又名《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国别体史书,共12策33篇。西汉刘向编订。

(6)名句:为山九仞,功亏一篑|满招损,谦受益|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亡羊补牢,犹为迟也

07、先秦诸子散文

(1)《论语》:儒家经典。孔子弟子编纂。反映孔子思想(礼治),20篇。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2)《孟子》:儒家经典。孟子著,反映孟子思想(仁政),7篇。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人,儒家重要人物。

(3)《荀子》:儒家著作。荀子著,反映荀子思想(唯物主义),32篇

荀子,名况,后人尊称“荀卿”,赵人,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墨子及弟子著,反映墨子思想(兼爱),53篇

墨子,名翟,鲁国人,墨家创始人。

(5)《老子》:即《道德经》,道家经典。老子著,反映老思想(无为)81章

老子,名耳,字伯阳,道家创始人。

(6)《庄子》:即《南华经》,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清净无为),33篇

庄子,名周,宋国人,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韩非著,反映韩非思想(法治),55篇。

韩非,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8)《孙子》:即《孙子兵法》,孙子著。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13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齐国人,我国古代军事家。

(9)《吕览》:即《吕氏春秋》,杂家代表著作。吕不韦集门人编写,160篇。

吕不韦,韩国商人,曾为秦的相国。

(10)名句:工欲上其事,必先利其器|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可忍,孰不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08、汉处著名文学家——贾谊

(1)贾谊,西汉初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世称贾生、贾长沙,33岁死。

(2)贾谊的著名散文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

贾谊的著名辞赋有:《吊屈原赋》,《鸟赋》

(3)贾谊共有文章58篇,西汉刘向将其编订为《新书》。

09、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作家

(1)“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属于韵文。

(2)形成期(汉初---汉武帝)多为书写悲愤之情的“骚体赋”,有贾谊的《吊屈原赋》枚乘的《七发》等。

全盛期(汉武帝---顺帝)多为歌功颂德的长篇“大赋”,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赋》班固的《两都

赋》和杨雄的《甘泉赋》等。

转变期(汉顺帝---汉末)多为篇幅较小的抒情“小赋”,有张衡的《二京赋》蔡邕的《述行赋》等。

(3)“汉赋四大家”是:杨雄、司马相如、班固、张衡

10、司马迁与《史记》

(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二十岁开始漫游,三十二岁继父职为太始令,四十二岁开始

写〈史记〉。后因李陵(李广之孙)降匈奴一事得罪汉武帝受宫刑并下狱。出狱后发愤著书,历经十多

年,完成《史记》。

(2)《史记》,又叫《太始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130篇,52万余字,分为本纪(12)、

世家(30)、列传(70)书(8)、表(10)五部分,记载了从传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历史。

(3)《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司马迁还有辞赋8篇和著名的散文《报任安书》

(5)名句: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1、班固与《汉书》

(1)班固,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其父班彪曾撰〈史记后传〉。班固曾被污入狱,其弟班超替其

力辩,出狱后任兰台史令,奉诏写史,历经二十余年,完成《汉书》。

(2)《汉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西汉)。全书共100篇,分为帝记(12)、列传(70)、表(8)、

志(10)四部分记载了从汉武帝到王莽共229年历史。

(3)班固还是东汉著名的辞赋家(〈两都赋〉)

(4)名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12、汉乐府民歌

(1)“乐府”是两汉时期的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有二:一是将文人歌功颂德的诗制成曲谱并演奏,二是采集

民歌。后来,乐府就成了民歌的代名词。

(2)乐府民歌的最大特点是写现实生活,叙事性强。

(3)乐府民歌的佳作:《陌上桑》,《孔雀东南飞》,《长歌行》等。

(4)《孔雀东南飞》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是〈离骚〉),它与北朝的《木兰诗》

合称为“乐府双璧”。

13、先秦诸子散文

(1)《论语》:儒家经典。反映孔子思想(孔子,名丘,儒家创始人。)

(2)《孟子》:儒家经典。反映孟子思想(孟子,名轲,儒家重要人物。)

(3)《荀子》:儒家著作。反映荀子思想(荀子,名况,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

(4)《墨子》:墨家重要著作。反映墨子思想(墨子,名翟,墨家创始人。)

(5)《老子》:道家经典。反映老子思想(老子,名耳,道家创始人。)

(6)《庄子》:道家经典。反映庄子思想(庄子,名周,道家学派重要人物。)

(7)《韩非子》法家重要著作。反映韩非思想(韩非,先秦法家集大成者。)

(8)《孙子》: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名武,我国古代军事家。)

(9)《吕览》:杂家代表著作。吕不韦集门客编。(吕不韦,曾为秦的相国。)

古文化常识

一、年龄称谓

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0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部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部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三、古代主要节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0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0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0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0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0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古代的刑罚

(0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02)劓刑:割鼻子

(0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0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

(05)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马迁)

(06)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

(07)大辟:砍头

(08)炮烙:将人烧烤死

(0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

(10)汤镬:将人煮死

(11)腰斩:从腰部斩簖

(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13)弃市:暴尸街头

五、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将公历年换算成干支年的方法(略)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六、有关官职的问题

1、词语

(1)授官:除拜

(2)升官:迁擢

(3)降官:谪左迁

(4)免官:罢黜

(5)招聘:征辟

(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徙

(7)大臣辞职:乞骸骨

2、六部:

(1)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

(2)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

(3)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

(4)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

(5)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

(6)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

*“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关于史书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共三部)

第一部是春秋时期孔子编的《春秋》;

记事详备的一部是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左传》;

最大的一部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2)国别体:以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共两部)

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

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

(3)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事件。

第一部是西汉时期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清史》。(共二十多部)

(4)通史:打破朝代界限,自古及今地记叙历史。

第一部是司马迁的《史记》;

第二部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共两部)

(5)断代史:记叙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第一部是东汉时期班固的《汉书》;

第二部是南北朝时期范晔的《后汉书》;……《清史》。(共二十多部)

说明

(1)以上是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实际上同一史书可归入不同体例。如《史记》,可以说它

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2)清代乾隆年间编订的“二十四史”是24部史书,打头的一部是《史记》,压尾的一部

是《明史》,体例全都是纪传体。而且除《史记》是通史外,其余23部都是断代史。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作者不详)

(2)《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春秋·孙武)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4)《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

(5)《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6)《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

(7)《汉书》:我国第一部断代史。(东汉·班固)

(8)《孔雀东南飞》: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作者不详)

(9)《离骚》:我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战国·屈原)

(10)《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东汉·许慎)

(11)《尔雅》:我国第一部词典。(汉代经师汇集)

(12)《马氏文通》:我国第一部语法书。(作者不详)

(13)《文心雕龙》: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专著。(南朝·刘勰)

(14)《狂人日记》:我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现代·鲁迅)

(15)《女神》:我国现代第一部新诗集。(现代·郭沫若)

(16)屈原:我国第一位诗人。(战国)

(17)陶渊明:我国田园诗的开创者。(东晋)

(18)谢灵运:我国山水诗的鼻祖。(南北朝)

古代文学常识范文第3篇

知识是生活前提,没有某一方面的知识,就没有某一方面的生活。目前古代文学研究已经相当深入,取得了大量新的成果,但是很少有学人致力于把这些成果转化成教科书上的知识。结果是,古代文学研究日新月异,进入教育系统和公众传播系统的古代文学知识却陈陈相因,甚至存在许多不准确之处。

首先说不新鲜。解放后的前三十年,在特殊意识形态作用下,古代文学研究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阐释模式,以人民性为内容标准,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为艺术标准来评价所有的作家作品。“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成了不可移易的经典描述。那个时代如今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那种特殊的阐释模式在古代文学研究界已被彻底抛弃,但是在众多中小学教科书中(包括部分大学教科书中),在中国中小学教师的传授中,李白仍然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杜甫仍然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次说不确切。笔者几年前偶尔翻女儿新发的初中语文课本,是苏教版的(很权威的版本),课文选有柳宗元的《黔之驴》,心里很高兴。我在1984年考研时就是靠这篇初中时背的课文而答上“默写唐宋家一篇古文”一道大题的。可再看一下课文所归入单元,就高兴不起来了。单元名称竟然是“动物世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的《语文读本3》对岑参《胡笳歌送颜真卿赴河陇》、《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写作背景交代是“:唐代开国以后,西域边关战事不断……”这一描述对第二首诗比较合适,对第一首就不是那么合适了。“河陇”虽然在西部,但毕竟不能和“西域”混为一谈。再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的《语文3》中对“秋兴”的解释:“就是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之意。”解释未必错,但很不贴切。“秋兴”是因秋景引发的诗思,强调秋景的兴发感动,而非先有诗兴再借秋景以抒怀。造成上述知识陈旧和错误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古代文学研究者很少参与中小学教材的编写。现有的编写者多是学习现代汉语的、现当代文学的和语文教学法的。由于知识结构所限,或是没有能力到众多古代文学研究成果中找寻新知,或是不愿去寻找新知,有的甚至对教材中选不选古文都产生了质疑。一位曾主持中学教材编写的现当代文学学者就公开表示没有必要把古文选入中学课本。理由是课本使用者是现代人,用的是白话文,何必要学古文?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心编写的,由开明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读本》,共有六本,就一篇古文也没选。

细碎的学科设置造成学者通识贫乏固然是形成上述局面的一个原因,但古代文学研究者在知识普及和转化方面意识不强,努力不够,恐怕也是一个原因。大多数古代文学研究者非常重视创造新知,却不太重视将新知转化为常识。而常识作用是巨大的,一个人不可能成为所有领域的专家,大多数人对众多领域的了解仅限于常识。如果你和一个不研究古代文学的人讲:宋以后也有好诗,甚至不比唐诗差,将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其实费多少口舌,讲多少道理,都不如编一本《宋诗三百首》,或《元诗三百首》、《明诗三百首》、《清诗三百首》。如果选出来的诗真比《唐诗三百首》中的作品好,甚至超过那三百多篇唐诗,就会大大改变人们对这些朝代诗歌的印象。在很多人那里,五万首唐诗就是三百首唐诗,二十五万首宋诗就是三百首宋诗。文学史从来都是选家的文学史。但近些年来学者很少把精力花在选注选讲上。人们完全可以再选出一本与《唐诗三百首》不重复的水平丝毫不降低的《新编唐诗三百首》,但没有人做这样的工作,大众了解唐诗还在使用清人的选本。既然大众所需古代文学知识是有限的,把有限的知识选择好,更新好,传播好,就十分重要了。

当你知道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生都需要了解这些知识时,当你知道需要这些知识的读者数以亿计时,难道你还能说这是不值得花费精力的小事吗?广大古代文学研究者应该发起一个“重读名篇,清理常识”活动,以几十年研究古代文学积攒起来的功力,把常见的名作重新读过,把积非成是的说法翻过来,把最新获得的知识加进来,把精彩动人的地方讲出来。常见的东西不见得没有问题。刘禹锡《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一首是否表现男女调情的欢歌?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是否表现了一个女子苦闷的情思?李商隐《登乐游原》是否在感叹唐帝国将要灭亡?都有问题。刘禹锡善唱《竹枝词》,白居易《忆梦得》诗题下自注云:“梦得能唱《竹枝》,听者愁绝。”欢快的情歌如何能唱入令人愁绝的曲调?“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定是在使用南朝乐府的双关手法吗?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明明是写一个新嫁娘晨起刻意打扮,怎么就成了表现闺中女子的愁绪呢?更何况这首词是被人以“中吕宫”的欢快曲调演唱的。李商隐《登乐游原》写诗人因心绪不佳而登乐游原,登上后欣赏夕阳美景留恋不舍,怎么就成了感叹唐帝国将要灭亡呢?要注意把那些得到学人公认的成果转化成知识。例如关于唐代诗人大量的生平事迹的考证就已经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韦应物家族墓志的发现,我们就知道了韦应物的字是什么了。类似这样,孟浩然的字是什么?《菩萨蛮》是不是李白所作?学术界都有了相对一致的意见,应该成为可以传播的常识。

要注意把古代文学作品的表现经验传达出来,以提高民族的语文能力。例如发掘唐人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写景,如何抒情,如何叙事,如何议论,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意志;如何使学生学会读诗,把诗歌的好处读出来,进而能以恰当的语言把这些感受表达出来,如何使唐诗的名言警句成为今天生活的话语,为我们今天人们的生活增加艺术的品味等等,都是需要学人花大力气琢磨的。由于考试的需要,中小学语文教材和教参的编写者一贯的想法是力图使语文变成一门他们所认为的科学,要在具有高度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文学作品中找出类似于数学公式的东西来,结果眼睛只盯在字、词、句、篇(主要是层次结构)上,至于这些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审美韵味则说不好,也压根儿不想说。完整的艺术品被拆碎得不成片段,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学变成了兴味索然的东西。古代文学研究者有责任教会人们应该如何欣赏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

古代文学常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对策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研究领域非常广阔,是一门很成熟的研究学科。但该学科在课程的教学研究方面很滞后,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当前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对推动高等院校古代文学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高等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积极影响。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优化高校文学教育实效

前期,高校进行了一系列古代文学教育的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偏重于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对课程理念、课程内容缺乏研究,对课程设置的目标不够明确,没有实质性的推动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新时期推动高校文学教育改革对推动课程教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对培养古代文学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二)有助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日益加剧,未来综合国力的竞争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新的要求。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有助于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从课程设计、课程教学方法、课程目标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助于增强高等课程竞争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有助于传承中国古代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蕴含深刻的人生体验、哲学智慧和具有天然的教化功能。为了提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和国民修养,当今社会需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文化熏陶。因为它承载着中华优秀古代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开启民智和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作用。可惜之前这门课程没能发挥其在国民教育中的应有作用,而随着社会不文明行为的增加,课程也需要由知识教育变为道德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

二、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教学方法、手段,缺乏改革理念和目标

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偏重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革,对中国文学教学理念研究不够。虽然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的改革,在一定程度可以丰富课堂,提高课堂的活跃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是长期使用这一教学方法和手段,或者经常性的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势必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目标。对于长期不重视教学理念和目标的研究,不利于学生找到认同感,学习的目标意义不明确,在学习古代文学课程上,没有目的性,对学习程度界定模糊,取得的效果鉴定不明确,都不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重实训技能培养,缺乏相应的实训手段

随着大学古代文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中国古代文学教育课时相应减少,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训技能,很多高校在对学生考核评价时偏重于课程实训,高校古代文学教育由理论为主,转变为实践教学,给学生增加了相应的实践学时。高校普遍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不清楚如何进行实践教学,应用什么样的手段去开展实践教学。很多高校会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去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观看影片的方式来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虽然教学方式有所变化,但是取得的教学效果仍然不够理想,对中国古代文学教育长期发展,对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的实践技能仍显不足。

(三)重文学作品学习,缺乏国学经典创作

中国古代文学教育课程内容设置主要是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文学作品,这类作品一般是历史传唱,文学色彩浓厚,且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具有显著的教育意义。这类作品得到了高等院校的重视,在安排课程时对于课时的安排就相对多一些,研究力量也强一些,各高校也纷纷成立专门的国学院,开展国学教育,开始重视国学经典诵读。高等院校在开展课程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时,在国学教育、研究方面的比重更加偏重一些,平时就要求大学生要开展国学阅读主题活动,列出必读科目,将平时的表现和最终考核结果综合进行评价,在一定程度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一些学生的阅读主动性不强,疲于应付的思想还存在,笔记报告流于形式,取得的效果不明显。

三、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措施分析

(一)科学设置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理念和目标

科学设置本课程的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掌握基本的文学作品知识和文学史常识,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学悠久传统和主要特点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基本要求,对于基本常识要熟练掌握,对于文化常识能够正确判断。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言说方式和艺术特点,能运用文学、语言学、美学、历史等相关知识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文学事件、文学现象、文学流派进行分析和评述,在宏观上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线索。

(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高等院校在加快推行古代文学教育教学手段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和技术在高等院校非常普遍,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可以很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很容易接受理解。使用很普遍的是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声光画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很深入的了解,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高等院校应该注重为教师提供诸多素材的条件,因为在制作这些音像资料和文字材料,需要大量的背景材料,如果没有便利的资源和条件,会极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做出的多媒体资料借鉴意义也很有限,不利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对资料的选取要本着实用,能够扩大大学生的文学视野,能够形象的说明问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克服过去单纯的灌输式的教育,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让学生主动的学习,深入的研究问题,活跃课堂气氛,推动中国古代文学进一步发展。在研究古代文学课程时要结合其内容和特点,在网络化时代,对中国古代文学文献检索和收集相关学术最新研究成果显得日益重要。将过去那种传统的古代文学与现代网络文献检索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现在大学生面前,可以有效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为他们获取更多的研究成果。现阶段,很多优秀的中国古代文学被文化部门,广电中心拍成了优秀影片,在全国各大剧场进行放映,这又为大学生研究了解古代文学提供了一定的途径,使得大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得到学习,激发研究的兴趣。

(三)树立新型学习观,将中国古代文学教育改革引向深入

国内诸多高等院校非常注重培养高层次人才队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培育离不开创新教育方式,加快教育改革,树立新型学习观。新型学习观是相对过去陈旧的学习方式,陈旧学习目标,落后的教学观念来说的,是一种主动超前的谋划,研究性的学习,注重的是实践效果,取得的效果应当是有助于推动实践应用,培育学生反思和创造能力,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和获得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深化教学改革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教育市场激烈竞争的需要,是提高教育质量,保持办学旺盛生机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创新意识、扎实苦干的精神,克服不足,致力改革,推进改革,开创教学改革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白俊奎.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特质及其教学策略[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

[2]毛三艳.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读书文摘,2014(16).

[3]高晓玲.试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

[4]罗艳.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四个“注重”[J].语文学刊,2011(10).

[5]陈玲.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考核体系改革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1(6).

[6]刘红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探微[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1).

[7]徐海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优质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6)

古代文学常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师;古代文学课;实效性教改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程之一,自上世纪初学科创立迄今,已历一百余年。学科历史久远,固然使其具有丰厚的教学经验积淀,但一些相沿已久的东西却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新世纪以来,基础教育的改革、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更是向高师古代文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新课标明显地更为强调对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的传承,加大了古代文学作品在课文中的比例。然而,以培养中学语文师资为根本任务的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却存在种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其职业教育效果,改革高师古代文学教学势在必行。笔者认为,针对中学语文师资的实际需求,强化高师古代文学教学的实效性,应该是一个多管齐下的系统工程。

一、教学目标的重新设定

1 通过古代文学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学生的品德和情操。德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是所有高等教育都应该强调的,而高师教育尤其要强调。因为,高等师范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其培养的学生担负着传承民族精神和文化、教育下一代的重要责任。

3000多年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又是中华民族的社会史、文化史和心灵史,无数杰出的文学作品正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凝聚,因此,中国古代文学课应该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和人文素质培育的重要阵地。早在2500年前的先秦时期,伟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著名的“诗教”思想,即通过文学来教化民众。他的“兴观群怨”说,相当全面地概括了文学的智育作用、美育作用、德育作用等社会功能。所以,我们在进行古代文学课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充分发挥本课程这方面的优势,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学生的品德和情操明确设定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

2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具有对古代文学的自学与教学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所能传授给学生的知识,相对于他们一生社会工作和生活的需求而言是非常有限的。我们经常发现,不少学生对于老师讲授过的作品可以进行所谓的分析与鉴赏,但面对一篇没学过的文学作品却不知从何置喙。所以,古代文学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仅仅授之以“鱼”,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古代文学自学能力明确规定为一项教学目标。另外,从高师人才培育任务来说,高师古代文学课还要充分重视对学生的古代文学作品教学能力的培养。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从内容到方法都应注意具有一定的示范性。

二、教学与学习观念的全面扭转

当前的古代文学教学,普遍存在着明显的重视文学史而轻视作品学习的倾向,强调观点出新而忽略具体作品学习。再加上课时量的压缩,对作品的分析鉴赏越发减少甚至省略,只讲授结论和观点。从学生学习观念的角度来看,学生们普遍认为,古代文学学习就是记忆重要作家作品和重要文学流派的名词解释,背诵所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分析,也就是教材中或老师归纳的现成的结论和观点。这不仅造成古代文学课枯燥乏味,还造成了一个奇怪现象:非中文专业的学生还在学习《大学语文》,在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文专业的学生反而可以忽略作品的学习,以至于他们面对一个非常简单的关于作品内容的问题却瞠目结舌。

这样的教学与学习观念必须尽快扭转。教师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文学作品为根基的观念。要时刻记住,对作品和文学史的分析、认识,应该是在教师的帮助和引导下,让学生自己从系统的阅读和学习作品的过程中获得。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观念,重视作品的阅读,调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去体味,使他们认识到古代文学的学习不光是知识的积累,还是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过程。

三、课程教学体系的合理化整合

1 调整教学内容,根据中学师资实际需求重新制定教学大纲。在贯穿文学史线索的基础上,尽量提高作品选的教学比重,增加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及其研究著述的阅读量。增加古代文论的课时量,增设古代文化史方面的课程,并将这些内容列为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

2 对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层级模块式整合重组,构成全新的动态综合化“平台模块”式课程体系。第一层级基础平台,由文学史模块、文学作品模块、文化常识模块和古代文论模块构成,为学生奠定一个足够扎实、有足够广度的基础知识“地基”。文学史模块不少内容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就很容易掌握,这些以自学辅以课外辅导的形式进行,课上只讲授重点难点,节省出的课时量用于作品教学。文化及文论知识是学生自主、深入理解作品的前提,却一直被忽视,古代文化常识课常作为其他专业的公选课没有被中文专业开设,古代文论一般仅在大四作为选修课开设,这种局面必须扭转。第二层级,在基础平台上构建素质能力拓展平台,由专题课模块、选修课模块和职业能力训练模块构成。专题课模块重在关键点的纵深拓展;选修课模块则侧重研究探计性学习,可将学术界的新成果不断通过本模块介绍给学生,拓宽其视野;职业能力训练模块除贯穿在文学作品模块教学以外,主要与学生实习相结合,打破实习阶段只有教法老师带队的惯例,古代文学教师跟进实习进行实践指导,并总结普遍性问题回校后开设专题讲座。第二层级素质能力拓展平台决不是与第一层级基础平台截然分开、各自为政,而是统筹安排、相互打通、互为补充,各模块的教学内容实行同步或异步交叉进行。如:在课程设置前,先统计专题课、选修课所涉及的文学史与作品分析内容,然后再确定基础平台中文学史模块和作品模块的精讲与略讲内容;在讲授某阶段的文学史和作品选时,同步开设相应的专题和选修课,而一些全面胜的或难度比较大的专题和选修课则在大四开设。这样,两层级间既有承接关系,又相互补充,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系统、完整并合理化,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求活创新

1 教学中坚持三个原则:(1)学生主体参与原则。仅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是不够的,必须真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其学习的自觉主动性和有效性。(2)素质能力培养原则。从过去单一的知识传授向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转变,坚持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3)职业素养传授原则。突出师范职业教育特点,教学中贯彻职业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2 在传统的讲授法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对一些重点而难度又不大的问题或学术界的热点话题,采用讨论法教学,教师提前布置任务,学生课下查阅资料,课堂上分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学生因为有了动手动脑和争论的过程,对知识点印象更深,并锻

炼了自学和分析问题能力。再如,对那些较为复杂却又非重点的问题,采用指导协作学习教学法。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通过协同互助的方式,为完成共同任务而展开学习。通过小组学习交流与合作,学生们掌握知识的同时也促进了认知、情感和社会意识等方面的成长与发展。又如,对大量需解读而受课时限制不能课上解决的作品,采用读书指导法,教师课上简单讲解,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行研读,教师再适当跟进指导和管理。这样,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并有效利用了课余时间,无形中增加了古代文学教学课时。其他如比较法、研究法、情境法等等,都有各自独到的作用。

3 教学手段方面注意创新性和有效性,将现代化教育技术引进到古代文学教学中来。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方面主要是精研课件制作和使用方式,提高利用的创新性和有效性,如:充分利用多媒体声光画综合形式,营造氛围、创设情境;将朦胧含蓄的意境或复杂繁琐的叙述直观化;将大量引证材料利用课件直接提供给学生,节约板书需耗费的教学时间,等等。总之,尽量避免使课件成为机械呆板的电子板书,最优化地利用它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再者,树立信息化教学设计理念,充分利用网络,开辟网上第二课堂,搭建网络教学辅助平台。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课程教学辅导站,课程公告、预留课前作业、上传电子教案、答疑解惑;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上网学习,在网上与老师和同学讨论问题。

五、考核评测方式的科学有效化变革

1 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的考核体系。将学生的测评从评估结果改为评估过程,如在学生课堂答问、课前复习预习、搜集资料、小组讨论、作品背诵研读、教学实习等各个环节中渗入测评,将考核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这样,不仅能更及时、准确、全面地检验教学效果、考查学生的实际能力,而且能促使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自觉参与到每项教学活动中来。

2 采取多样化多主体的评测方式。根据具体课程的不同特点和不同教学目标,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如闭卷与开卷相结合、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相结合、抽查与自评相结合、结课论文与答辩情况相结合等等。此外,在考核评测中还要倡导评测主体的多元性,改变学生只能作为被评测者被动消极地接受评测主体教师的考核评测的固有模式,注重教师评测与学生自我评测相结合,其中自我评测不仅针对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反思和评价自己获取知识与能力的过程、经验、方法及情感态度等方面,以便全面、客观与公平地评测学习效果。

古代文学常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探讨;思路

1.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的侧重点存在很大的偏颇

现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侧重点出现了很大的偏颇和反差,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的教育制度的现状造成的,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考察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做到较为全面地考察,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两种不同的力量的充斥让考试在对内容的考察上的比重严重减少,反而使得很多的细枝末节变得“很重要”。尤其是现在的考研热,很多的高校在对于研究生古文学的掌握上,不是集中考察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思想,而是考察其中的很多细节,这是很错误的。现在所谓“常规路子”的文学史学习,主要就是背诵重要作家作品和重要内容,这显然不能满足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就是要能够让学生们掌握更多的文史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以从这方面讲,中国的古代文学的教育出现了较大的偏颇现象。

1.2学生的认知能力尚未成熟

高等教育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与高中教学的不同,即高等教学更加侧重于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重在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文士方面的知识,这对他们的思想的深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传统的高中教学中存在了很大的问题,在应试性的教育中,同学们只重视课本常识的学习,忽视了古代文学本身的内涵,即只重视外表,忽视了内涵,这让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在思想上达到一个高度,无法将所学的知识与大学的教学要求结合起来,学生们的认识能力尚未成熟,无法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也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给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这一点需要高度地重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探讨。

2.中国古代文学教与学的几个关键点

2.1信息量适度原则

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很广泛,这是毋庸置疑的,古代文学的很多作家加上他们的文学作品我们穷尽一生也不可能阅尽,所以说在学习中一定要能够掌握好信息量,不能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学会掌握教学的方法,善于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引导,能够极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游刃有余。在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中,可以通过选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进行讲解,能够举一反三,通过对有限量的作品进行讲解,达到最佳的目的。在对具体的某位作家进行解读时,可以通过他的部分作品进行解读,以达到对作家人生情怀和处事情感的充分认识,这是十分必要的。

2.2师生角色的转换

师生角色的转换是教育改革中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根据实际情况让老师和学生适当地转变角色,可以让彼此更清楚教与学的本质,有利于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师生角色的转换要求师生能够同时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老师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来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需要,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充分地理解老师教学的目的和用意,这样双方都能够达到理想的目的。实现必要的师生角色的转换,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的改革。

3.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新思路的探究

3.1文史结合发学习中国古代文学

“文史哲不分家”恰如其分地说明了文史结合地解读古代文学作品的必要性,文学和历史之间是紧紧相连的关系。因为对于很多的文学作品,都是以历史背景作为基本前提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将历史和文学结合起来,才能够对文章中的内容进行充分地了解,把握文章的内涵。不少作品可以找到它所产生的背景事件,而这些背景事件有不少仍保存在历史典籍中。例如苏轼的《赤壁赋》中,“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作者这个时期正面临着人生的巨大挫折,历史的污垢无情地指向这个清白的官臣,我们可以想象他内心的彷徨和痛苦,作者通过写诗和作赋的形式来抒发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慨,这恰如其分地说明了历史和个人经历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在对古代文学的解读中只有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才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作品。

3.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寓教于乐

古文在学习中的任务量相当大,除了数不尽的名篇之外,在具体的每一篇的学习中还要咬文嚼字地学习才能够对每一个词语和句子进行深刻和准确地剖析,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从根本上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寓教于乐的实现有很多的思路可以探索。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除了可以直接地营造轻松的环境以外,还可以借助于投影仪、教学课件、录音等硬件设施,进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在讲解诗经时,“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如果能够用多媒体视频的形式来进行讲解,让学生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首美丽的情歌,想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含无限情意。通过放视频、听朗诵等形式来进行教学,可以将枯燥的古文转化成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作品来欣赏,必定会让学生们真正地产生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3重视诵读法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不同,它饱含了声韵美。“因声而见情”,通过阅读能够让大家在无形之中品位作者的情感和中心主体。古文中的作品从某些角度上说就是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一曲曲美丽的歌,从本质上说这些诗句就是真正的艺术品,可以说他们正在体现着一种高度的美学价值。对于它们的学习要重视朗读,从这个过程中体会其中的优美韵律,感受别样的美丽。与此同时,通过诵读有利于我们真正地走进文学作品中去,真正地了解到作者的情感,体会作品中主人公的性格及命运。“熟能成诵”、“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只有通过朗诵,我们才能够最直接地把握作者的情感,更准确地体会其中的优美意境,对于人格的提升和价值观的修养是至为关键的,这是古文学习的重要思路之一。

4.结语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从此源远流长,学习古代文学首先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将文化发扬光大的过程。因此必须要充分地重视古文的学习,改变不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让学生们学到真正的知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将文史结合,提高内容的丰富性,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诵读法的运用,为学生的古代文学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思路。(作者单位:邢台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孔艳梅: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27(2)

[2]温忧华: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探究[J];成功(教育版);2009,(7)

古代文学常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 教学方法 探析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GH12059)研究成果。

I206.2-4

一、 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认知能力尚未成熟

高等教育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与高中教学的不同,即高等教学更加侧重于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重在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文士方面的知识,这对他们的思想的深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传统的高中教学中存在了很大的问题,在应试性的教育中,同学们只重视课本常识的学习,忽视了古代文学本身的内涵,即只重视外表,忽视了内涵,这让学生在大学的学习中,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在思想上达到一个高度,无法将所学的知识与大学的教学要求结合起来,学生们的认识能力尚未成熟,无法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也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给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这一点需要高度地重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探讨。

2.教学的侧重点存在很大的偏颇

现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侧重点出现了很大的偏颇和反差,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的教育制度的现状造成的,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的考察在很大程度上无法做到较为全面地考察,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两种不同的力量的充斥让考试在对内容的考察上的比重严重减少,反而使得很多的细枝末节变得“很重要”。尤其是现在的考研热,很多的高校在对于研究生古文学的掌握上,不是集中考察文章中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思想,而是考察其中的很多细节,这是很错误的。现在所谓“常规路子”的文学史学习,主要就是背诵重要作家作品和重要内容,这显然不能满足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中国古代文学教育就是要能够让学生们掌握更多的文史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以从这方面讲,中国的古代文学的教育出现了较大的偏颇现象。

二、古代文学教学方法建议

1.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一个有人物、事件的场景,可以选择再现古代文学中所描述的场景,也可以根据古代文学所描述的场景,然后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状况来创造新的场景,让学生自由选择场景的人物和事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古代文学课程所讲的内容,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情景教学法可以让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情景再现,提高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成效。

2. 演讲辩论法

演讲和辩论都可以增加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理解度。演讲就是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某种观点或方法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演讲的技巧并锻炼学生人前演讲的勇气。所谓辩论法,即就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某个问题分为正反两种观点,然后将学生分为正反两组,围绕这一观点进行一场辩论赛。这样学生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认真准备,并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大家相互讨论相互学习,例如就可以对《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进行辩论,分为“人之初,性本善”和“人之初,本无性”两个观点进行辩论。演讲辩论法可以很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3.研究性教学法

所谓研究性教学法,即教师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的有关内容集合起来形成专题,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通过专题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查阅相关知识,研究现阶段其他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掌握现阶段该问题的进展,同时也可以集合所有学生的见解,进行专题讨论。这种研究性教学法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4.分类教学法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形成了很多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作品。每个时代都有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每个时代文学作品的特点也不尽相同,要深入了解这些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特点的文学作品,需要结合不同的时代特征,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进行分类教学。还有另外一种分类教学方式,即按照高校学生的年级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为每个年级学生的文学功底、知识面都不同,按分类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5.引导式教学法

引导式教学法发挥了教师的关键作用,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教育部的教学任务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进行学习,可以多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或者是给学生留下针对所讲内容或下次课内容的课后作业。可以采用课前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每次课开始的时候,学生都要对教师即将讲授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教师就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先行自学课本。引导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可以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三、结语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从此源远流长,学习古代文学首先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将文化发扬光大的过程。因此必须要充分地重视古文的学习,改变不合理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让学生们学到真正的知识。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将文史结合,提高内容的丰富性,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诵读法的运用,为学生的古代文学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思路

参考文献 :

[1]温忧华: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探究[J];成功(教育版);2009,(7)

[2]王立:文学主题学贯彻于古代文学教学的尝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9)

作者介:

古代文学常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问题;改革策略

引言

素质教育背景下,现代高校一直致力于进行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以逐渐适应当前社会教育改革形势以及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的基础课程,在课程改革时依旧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诸如教学观念僵化、教学内容陈旧、评价体系单一等。因此,为了提高汉语言专业学生的文学修养,应针对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相应的策略,以深化教学改革。

一、当前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时间受限

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主要包含两大内容:文学史的学习,名家作品的具体介绍。但从文学史这一块,从内容的涵盖与教学资源上来看,我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资源,其中沉淀下来的名家著作以及历史时间数不胜数,就内容的学习而言,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绝非几篇诗歌、文言文或者散文,还包含了传统中国文化、哲学、历史等知识[1]。要让学生能够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一定的了解并形成独到的观念,就应要争充足的课时,但是随着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汉语言课程的调节出现错误的作法,中文专业课程的课时一直在压缩,从1994年的400~500课时逐渐缩减为200~250课时。如此丰富的教学资源,仅仅用这么短的课时,显然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多内容在课程中不能展开,教师往往只是讲解基础,使学生只能知道事件或者文学作品的大概,对文学作品的思想不能进行深入的分析,这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较大的影响。

(二)学生学习目标缺失,兴趣降低

中国古代文学涵盖了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积淀先人的思想,各种文学思想至今都能影响个人的行为与思想品质。但是由于一些历史文献具有比较深刻的内涵,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很多学生再学完后就会产生“在现代社会,学习这些古代的诗文还有用吗?”的疑问。这种观念的产生,使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学习兴趣骤减。

(三)教学模式落后

在教学模式上,高校教师在讲解中国古代文学时,依旧沿袭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式虽说能够帮学生梳理文学知识,但是由于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并且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历史文学进行人为分段[2]。比如教师在讲解先秦到隋唐、宋代到近代有不同的老师讲解,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各个时期文学的分析,而对文学作品、历史发展、思想等互补共生关系没能重点介绍,这使得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学著作与诗歌上,很难形成有关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印象。

二、高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一)明确教学目的,更新教学理念

为了提高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时就一定要明确教学的目的,充分认识到古代文学教学绝非仅仅教导学生认识文学常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文学的熏陶下逐渐完善人格,积累丰富的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中国古代文学,是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其分量其实要比其他专业都中。历史文学家、诗人以及伟大的思想家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比如伟大先贤孔子、孟子、老子等,其文化与思想概念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教会我们做人与做事的道理。比如孔子周游列国,虽然游说屡屡失败,但是他依然不灰心,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正是当前各行业所推崇的精神;再比如屈原为了自己的理想提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种追求理想的信念是当前成功的重要依托。可见,中国古代文学有着非常丰富的内涵,教师要想借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就应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展示古代先贤与历史名人的理想与作品情感,引导学生受古人优秀思想的熏陶,不断磨砺与锻炼自己的意志,提升自我,建立完善的人格。因此,在教学理念的建设上,教师应明确古代文学虽然没有科学技术那样作用直接,但是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优化课程体系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不仅仅强调专业课程体系,还要建立专业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配合的体系网[3]。在具体设计上,可以以“中国古代文学”为出发点,将课程各个内容模块进行剥离,形成选修课程,比如开设专门的诗歌赏析、文学史发展、文学思想等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向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来不断补充一些与专业课程相关的知识内容。在课程的建设上,还应增加相应的课时,将课时增加到350~400以上,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课程内容,教师还应把握整个中国文学教学体系,制定教学大纲,明确每一章、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突出重点。

(三)改善课堂教学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要讲解的精彩,教师本身的专业素质固然非常重要,但是教学方法更加关键。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古代文学常以口头讲解以及板书的方式,教学效率往往较低,为了解放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为了保证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正常开展,学校应加大师资人才的培养力度,发挥学科带头人的榜样作用,鼓励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积极改良教学手段,使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三、结语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在新的教学体制下,应适应时代的发展,通过科学的改革,加快推进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谢遂联.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12(S1):264-266.

[2]刘文兰.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反思与设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1):190-191.

古代文学常识范文第9篇

众所周知,高校课堂教学大都是按部就班进行的,古代文学亦不例外,教师以教学大纲为指导,按照一定的教学计划,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完成《中国文学史》相应部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基本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适当参与。在现行教育体制下,由于古代文学这门学科的特殊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倒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多年来作为高校通用教科书的《中国文学史》不管是游国恩版还是袁行霈版、章培恒版等,皆从学科建制出发,依照现代西方文学史文体分类模式编撰而成,这样的文学史便于系统地了解文学发展脉络,作为大学生了解文学常识和教学参考书倒还可以,但作为大学课堂教师知识传授的教科书显然有很多短板。一方面它严重阻碍了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它割裂了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将文学按照现代“文学”标准从中国文化中抽象出来,不仅整体上误导了学生对中国文学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其内容的单一性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师生只能照本宣科,除了讲几句思想性、艺术性、人物形象、艺术手法之类的东西,缺乏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知识面过于狭隘,不能形成学科知识间的交叉互动。试以袁行霈版《中国文学史》说明之。先看经学与文学,以《诗经》为例。《诗经》是中国诗歌的源头,现在人们一般以纯文学作品视之,故教材中的内容主要讲思想性与艺术性。学生学习《诗经》,所知道的仅限于爱情婚姻等思想内容与赋比兴等的艺术手法,其他的便无从知晓。而实际上正像教材序言中分析其产生背景时说的,《诗经》是礼乐文化的产物,与政治伦理制度关系密切。到了汉代正式上升成了国家意识形态的经学,一直到明代,《诗经》一直是作为经学而存在,是政治伦理教化工具,并非纯文学作品,它在学术史上的地位要远远高于文学史上的地位,这是中国文化的实际,反而明清以来,经学地位下降,人们开始从文学角度误读《诗经》。但遗憾的是,我们的文学史却反其道而行之,完全无视历史事实。由于从“文学”角度来审视先秦经典,故像《周易》《周礼》等经书,教科书干脆不讲或一笔带过。我们知道,经学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中国学术的主脉,士子们从小就浸淫其中,不懂经学就不懂中国文化,更勿谈文学。古人皆视经学为文学的本根,经是本,文是末。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早已指出中国文学起源于经学:“论说辞序,则《易》统其首;诏策章奏,则《书》发其源;赋颂歌赞,则《诗》立其本;铭诔箴祝,则《礼》总其端;纪传铭檄,则《春秋》为根:并穷高以树表,极远以启疆,所以百家腾跃,终入环内者也。”[1(]28)“文有宗经,体有六义”[1](28),他强调文学之本在原道、宗经、征圣,可谓一针见血。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中国文学基本上处于经学附庸地位。但由于现行各《中国文学史》割裂了经学与文学的关系,使得中文系的很多大学生连四书、五经和十三经的名称都说不出来,更不用说阅读里面的内容、了解相关知识了。

因此,在先秦两汉文学教学中,教师应适当拓展一些经学的基本知识,让学生对经学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弄懂经学如何影响文学,文学如何反映经学,这样才能打开学生的思路,开拓他们的视野。但教材中这些内容是难以见到的。再看子学与文学。先秦时期,中国文化形成了两大系统,一是经学,二是子学。“商周以来的传统知识系统,实可分为两大部分:一为王官之学,它是以周公为代表的西周文化精英,承上古知识系统并加以创造发明的礼乐祭祀文化,经后人加工整理所形成的谱系较为完备的‘六经’系统;一为诸子之学,它是以老子、孔子等为代表的诸子百家汲取王官之学的思想精华,并结合新的时代因素独立创造出来的子学系统。‘六经’系统包含了中华学术最古老、最核心的政治智慧,因而在历朝历代均受到重视,西汉以降一直被尊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思想而传承至今。子学系统则代表了中华文化最具创造力的部分,是个体智慧创造性地吸收王官之学的思想精华后,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深邃思考和睿智回答,是在哲学、美学、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技术等诸多领域多维度、多层次的深入展开。”[2]特别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以及国人人格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读《论语》《孟子》,就不了解儒家,便不懂中国文化。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则是中国传统文化建构不可缺少的另一翼,它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不言而喻,其对中国文艺思想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儒家。但我们的文学史将它们纳入哲理散文的范畴,仅仅从文学艺术特色方面作些分析,对于他们的思想则略而不提,生生割裂了哲学思想与文学的关系。这不仅限制了学生的知识结构,也给师生学习后面的知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如自汉代以来出现了大量以老庄思想为情感载体的文学作品,像贾谊的《鵩鸟赋》、阮籍《大人先生传》、苏轼《赤壁赋》等,教学中如果学生不了解道家思想,学习起来是相当困难的。但教材中老庄思想被踢除于文学之外,很多学生到毕业时也仅知道孔子讲仁义、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庄子追求逍遥等。这不能不让人痛心疾首。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长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中国古代文学仅传授文学常识。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是痴人说梦,天方夜谭。因此,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要改变这种单一文学传授模式,取而代之以知识结构的多元化。这更符合中国文学的实际。因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社会一直集政统、道统、学统与文统于一体,文学一直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始终是以“杂文学”或“大文学”的面貌存在,将其单独抽象出来,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要尽可能的还原文学本来历史面目,形成以文学为主体,文化、学术、思想等内容为辅的教学模式。笔者以为我们应该学习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的教学模式:鉴于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史学科性质相近,内容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尝试将二者合二为一,即将《中国文学批评史》各部分内容并入到《中国文学史》相关部分,使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然后按某标准将教学内容分解给多位教师,每人选取某个朝代最有代表性的知识进行讲解。在教学过程中,凡涉及到学术史、思想史、宗教史、文学史料学、文献学、美学等相关内容,教师皆要有重点地进行补充讲解,并尽可能突出这些内容与文学的关系。对于那些一般性的文学常识,教师简单概括一下,主要安排学生课后自学即可。表面上看此种办法无疑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但对于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全面认识中国文化,正确认识文学本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理性思辨力,无疑是十分有利的。有人或许以为,这样的知识量超过了学生的实际接受力,可能难以消化。但笔者以为,只要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周密设计教学计划,以文学这条主线为主,不以片面追求知识的难度和深度为目的,应该是行之有效的。当然,这样的教学改革需要整个教研室通盘考虑,统一思想,通力协作,不断完善。总之,古代文学教学应该冲破传统教学内容的束缚,改变单一片面的文学常识传授,在引导学生好学、乐学的基础上,增加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勇挑重担的优秀专业人才。

二、改革阅读教学模式,注重文本细读,增强阅读厚度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是配合中国文学史教学的重要部分,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通过阅读作品,加深对文学史内容的理解,避免理论的空洞和抽象。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欣赏,提高审美鉴赏力和语言艺术表达力。长期以来,全国高师院校基本上还是以朱东润先生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为范本进行教学,阅读教学内容主要集中于两点,一是作品思想艺术分析,二是对作品现代性审美鉴赏。这样的内容设计对于师生完成教学任务是轻松的,但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教学多流于“外部研究”,主观随意性强,学生难以把握;另一方面,教师忽略了读书治学和阅读欣赏的关系,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无法掌握读书门径,故难以真正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作品的“内部研究”。一篇优秀的作品从字词句的锤炼到篇章组织结构以及整体语言风格等方面皆有独特之处,不深入文本内部,则无法窥其奥秘,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在教学中重视不够。近年来,这种粗放式的阅读教学方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非议,而“文本细读法”则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应运而生。著名学者陈思和等皆发表意见,提倡文本细读。然而,在如何细读的问题上,学界提出了很多看法,有的高屋建瓴,有的具体细微。个人以为,文本细读要与学科密切联系起来,视学科具体情况而定。由于中国古代文学独特的学科特点,决定了作品阅读教学中进行文本细读是一种理想的教学方法,因为它不仅可以教给学生读书治学门径,而且这门学科独特丰富的先天资源为文本细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首先,文本细读可以教给学生读书治学门径。高师古代文学教学肩负着传承学术传统和培养优秀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因此教会学生如何读书治学的门径是非常重要的。但多数教师认为,大学生只要广泛的阅读即可,没有必要从事专门阅读训练,因而使得大学生错过了接受专业阅读训练的最佳时光。凡是从事古代文学研究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读古人作品,如果仅仅阅读现代人的白话注释本读不出什么味道,也发现不了什么问题,留不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只有通过阅读历代人的注本,并沉浸其中,才能读通读透,发现问题。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的先人进行的是一种文本细读的阅读研究工作,他们利用章句注释之学对不同的问题发表不同的理解和看法,由于朝代不同,学术方法不同,身份不同,经历不同等,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就有很大的分歧和差异,今人利用他们现成的研究资料,自然能悟到治学的门径。因此,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具体作品,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参考文献,让他们了解重要的古人注本及大体特点,并选择有代表性的注本让学生阅读。学生通过一字一句的阅读,较为直观地感受古人读书治学方法,久而久之,则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为治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引入评点法加强文本细读,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古代文学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在弄通词句大意情况下,学习古人的语言艺术,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但遗憾的是,作为古代文学作品中最精华的部分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大都因对此问题无从下手,难以把握,略而不讲。其实,古人传世文献中有大量可资借鉴的资源,特别是明清时期保存的大量诗文、小说评点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这些评点本身就是多代人通过对文本的细读涵咏,以评点的形式,对作品的文学艺术价值作出的全面批评,虽然零金碎玉,但异彩纷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因此,在文本细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整合利用这些资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它们重新焕发生机,为我们的古代文学教学服务,相信定会收到好的效果。试以《庄子》中《逍遥游》篇为例。《逍遥游》一文举世无双,天下绝唱,被历代文人学者所称颂,世人常常以“恣肆”“变化莫测”等誉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这些问题却难以把握,故大都引入想象、虚构的浪漫主义手法等西方文论来分析其艺术特点。可假如我们读一下明清《庄子》评点,则会眼界大开,很多问题不仅迎刃而解,而且文章深度与厚度会大大增强,理论也将变得更具体、更形象。明清学者深入文本内部,从字法、句法、笔法、修辞直到意境、风格等方面皆进行了独到的评点,很多地方极富启发意义。这样的文本细读,化虚为实,较好地凸现了古人的语言艺术张力,值得学习。因此,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加以筛选,将前人留给我们的这些宝贵资料应用于阅读教学中,相信课堂定会更加丰富、具体、充实,学生也会受益非浅。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在高等教育受市场经济严重冲击的今天,古代文学教师面临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但不管在何种困境下,我们不要忘记肩上的责任和基本的职业操守,不要忘记那一双双渴望、失望而又迷茫的眼神。

古代文学常识范文第10篇

在教学模式上,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意识,把古代文学处理成“古代汉语”课的翻版。在教学内容上过于固定,如讲解作家及其作品时,总是按照作者生平、时代背景、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面面俱到地分析讲解,缺乏新意。在教学手段上仍然采用口授与板书结合为主,虽然一些老师使用了多媒体手段,但基本上是把授课内容罗列在PPT课件中,上课的时候照本宣科,缺乏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教材的整合。由于上述原因,学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的情况不乐观,再加上新升本院校的生源素质较差、学生就业压力大等原因,学生普遍对古代文学兴趣较低。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学生更愿意把时间用在外语、社会实践等方面,而不再去阅读那些用文言文写作、对他们来说存在阅读障碍的古代作品,从而影响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2新升本院校加强古代文学专业课程建设的措施

做好新升本院校古代文学专业课程的教与学,使本课程更好地发挥作为重要课程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总体目标中的作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2.1课程设置:实现真正的专业“选修”

很多新升本院校虽然也设有专业选修课,但实际情况是,专业选修课常被规定为必修课,抑制了学生自主选课的自由。为此,我们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改变观念,还给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并且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二是要鼓励教师开设选修课。

2.2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该结合新时期、新情况,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改变过去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硬背的形式,努力求新、求变。

(1)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性学习。课堂上注重讲授的生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视听手段引入到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来。讲授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庐山文化、领略庐山仙境,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纪录片片断;学习《西厢记》时,可以给学生播放越剧演员尹桂芳的唱段,使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古人“愿天下有情的皆成眷属”的美好愿望,感受古典戏曲优美的曲调。

(2)在课程教学改革中,推进数字化建设,建立教学网站,不断丰富与优化网上资源,如开设教授论坛、名师课程全程录像视频等,实现网上教学、网上答疑、网上师生互动。另外,利用网络平台宣传表彰学生学习实践成果,建设学生论坛平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加强实践教学。古代文学课程常常被误认为纯理论课程,但实际上,古代文学课程同样能够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作用。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首先是课程论文的形式。教师将写论文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选题、查找资料等,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完成相应的论文。论文的创作过程使学生对于研究对象有更深层次的把握,而且,经过多次练习,学生一旦掌握这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今后在学习或工作过程中,就可以利用这一方法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这就在无形之中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另外,还可以采取专门的实践课程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如教师根据讲授内容,布置专题给学生,学生结成小组课下查资料、准备教案,并在课堂上组织教学,由教师做相应的指导。这种方式相对于单纯的课堂讲授,能更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科研、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能力。为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古典文学的艺术修养,培养学术研究的兴趣和能力,可以以古代文学专业课程为依托,成立“古典诗词社”、“戏曲表演社”、“国学读书社”,由相关老师定期指导学生组织开展有关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与研讨活动,如诗词朗诵比赛、戏曲表演等。

2.3考核方法:加强过程考核

现有课程考核方式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笔试轻实践的问题,考核效果难以客观体现教学水平与学生素质能力。为了调动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专业课程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认为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做如下调整:改变原有的单一的以笔试为考核标准的评价体系,将课程的考核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注重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能力、协作精神和职业意识,使考核不仅是体现成绩的手段,更是探求和掌握知识技能的途径与方法。如学习古典戏曲时,学生不仅要掌握戏曲发展的历程、基本常识、经典名作,还要思考古典戏曲对于当今社会存在的意义。

2.4加强古代文学专业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一位优秀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师应该树立民族信念,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这样才能把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其次,古代文学课程具有较强的情感性,教师要专注自己专业素养的提升,从知识与情感两个层面上把握古代文学作品,后者尤为可贵。教师要将对作品的感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用自己的欣喜、愤激、无奈等情绪感染学生。为此,教师还应学习一些朗诵技巧,用自身充满感情的朗诵打动学生,吸引学生,逐步引导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再次,古代文学教师还应该及时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及时更新看法和观点,抛弃过去那种只专注于教学不从事科研的弊病,要明确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树立“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的观念,真正把科研放在教学工作的先导地位。最后,相对来说,一位拥有古典气质的古代文学教师,在课堂、课外活动中更易于引导学生,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所以说,古代文学教师可尝试培养自己的气质,使自己逐渐具备一种洒脱之气。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