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陈远扬 肖洋 王越欣 刘虎 王祥龙

站在大学生索南义西的牧场向远处眺望,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绿,牦牛群如黑珍珠般散落其间。再往下,黄河上游支流卡日曲蜿蜒流淌。

这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地处三江源国家公园核心区,有“江河源头第一县”之称。在历经求学、在外工作后,离开草原十多年的索南义西决定重返故乡——曲麻莱县麻多乡扎加村,成为父辈一样的牧民。


(相关资料图)

“曲麻莱曲麻莱,进去出不来。”这是曲麻莱县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侧面体现了当地过去条件的艰苦,更显培养出一名大学生的不易。好不容易走出去,又重返牧场,索南义西当初的决定,曾被人不看好。

“放牧不仅是我们的一种传统,更是我们的生活,我想做一名新时代的牧民。”8月上旬,封面新闻记者跟随索南义西从县城出发,翻山涉水来到两百多公里外的牧场,在海拔4700米高山之上,他讲述从外出求学到返乡放牧,以及在一草一花和野生动物中,牧民与三江源国家公园和谐共生的故事。

返乡

放牧是一种传统

更是我们的生活

哞哞哞……早上6时许,牧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挤奶,这是姨娘索南吉最拿手的工作,索南义西在旁边打下手,叔叔智美才仁则拿着一个小桶捡拾牛粪。太阳逐渐拨开层层云雾,发出光亮,帐篷顶的烟囱冒出缕缕炊烟,糌粑和酥油茶正在准备中。

半小时后,随着牵绳的打开,250多头牦牛缓缓往山上走去。然而一头7岁大的母牛因病导致右前蹄发炎,被留在原地。

“应该是最近踩到什么东西了。”索南义西等三人合力把牦牛放倒,弟弟仁真多杰直接骑在牛脖子上,防止牦牛乱动。随后,叔叔把牦牛四肢用绳子栓住,然后拨开伤口用清水清洗,最后打了两针青霉素。

索南义西。

从2017年回到牧场,这样的画面重复过多次,索南义西早已习惯,“叔叔是老牧民,对这个有经验。”

2015年,刚刚大学毕业的索南义西回到了曲麻莱县麻多乡扎加村。返乡后,他修过夯土房子,种过雪松灌木,搭过蔬菜大棚。2017年4月,索南义西和扎加村的五户村民共同申请成立合作社,他的妻子也不远千里从辽宁大连来到曲麻莱县,和他一起为生态畜牧业添砖加瓦。“成立合作社,可以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让生态环保融入牧民的生活方式,今后有越来越多高水平的专业牧民,这里的畜牧业才有希望。”这是索南义西始终坚守的初心。

曲麻莱县。

索南义西出生于1989年,在他的观念中,放牧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他们的生活,“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生活,我觉得既然在草原有退化、有危机的时候,更需要我们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同时,索南义西还认为,如今牧民的子女入学更加方便,在外学习一些好的内容和观念后,如果再回来传承牧民那种对自然的敬畏,他觉得更有意义,对这片草原也更有好处。“我这一代是五兄妹,其实内心也很想弟弟妹妹能回来帮忙放牧,但我更尊重他们的选择,并不想强迫。”

环保

源头脏了

下面再怎么清洁消毒也没意义

卡日曲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支流,正好从索南义西的牧场流过。

2019年9月,是黄河治理史上一个值得被记住的日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一张黄河治理的新蓝图铺展开来。其中,上游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索南义西对这些国家政策不是特别熟悉,但他认为,如果源头脏了,下面再怎么清洁消毒也没意义。

“在藏族传统的世界观里,大自然是我们的母亲,每一滴水,每一个生灵都值得被呵护。”采访中,一头藏野驴从索南义西身后缓缓走过,这是牧场的邻居之一。

索南义西毕业于西北民族大学,在校期间,他是青海省三江源生态保护协会的成员,去保护区捡拾垃圾是他们最常规的活动。捡垃圾时,熟悉藏语的索南义西喜欢和老乡们交流,告诉他们,垃圾对生态环境有着怎样的危害。

如今,工业产品也融入到牧场的生活中,索南义西也有意识地对日常生活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比如纸我会放到炉子里去烧,塑料等垃圾我会放到另一个袋子里,定期拉到城里面,扔到垃圾桶里。”

2022年,因病休息了一年的索南义西,让其弟弟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收集自家牧场内所有的水源地信息,并进行标注。“牧民有责任按照原有的生活方式,守好每一条小溪流的源头。这不仅对放牧有好处,对环保也意义重大。”

索南义西还有更远大的目标,那就是收集上游流域水源信息,“比如统计流量、找到各条支流的源头这些。”

如何达到这一目标?

“走进去,寻找。”这是索南义西给出的答案。

索南义西和弟弟仁真多杰。

未来

想做新时代的牧民

当好新老之间沟通的桥梁

越来越多牧民的后代走出草原,走进城市,随着家中老人年龄增加,这些年轻人,也将直面是否留在草原继续放牧、如何放牧的问题。

“生活方式变了,说个简单的,以前我父母喜欢住黑帐篷,但是到了我这一辈,或许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更具体了,放牧我们也想按照自己喜欢的去做对吧?”索南义西坦言,回来这些年,他感受到了外界带给年轻一辈牧民的影响,以他自己为例,他开始使用一些科技手段帮助自己放牧,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现在可以用手机看天气,也可以通过手机放牧等。”

关于草原文化、习俗的传承,在与现代生活碰撞中,索南义西希望想做一名新时代的牧民,自己能成为两代人沟通的桥梁。

“年轻人去上学了,时间很长,几年、十几年,老人留在草原上放牧,等他们回来了,发现没有共同话题了,怎么办?”从外面回来这些年,索南义西深深感受到这一点,一方面,老辈牧民认为既然已出去读书,选择更多了,不应该继续呆在草原,而是应该谋求更好的发展,并不理解还愿意回来放牧的年轻人。

而另一方面,与现代生活接轨后,一些年轻人不再愿意回到草原继续放牧,“继承家业”成为他们最后的选择。

先做好自己,再影响其他人,这是索南义西秉承的观点。

“所以我就想着能不能慢慢从自己亲戚开始,给他们说通一些事情,让我成为牧民和牧民的孩子,特别是这批出去接受过教育孩子沟通的桥梁。”索南义西表示,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放牧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草原也需要牧民,环保更需要有观念的牧民加入。”

采访的当天,天空有些下雨,索南义西骑马将牛群往山下赶,这是属于老牧民的经验。然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新发展理念,也正深入牧民们心中。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