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王同文 许华凌

开学在即,一些形式多样的迎新仪式也在网络上刷屏。河北保定某小学孩子们穿过拱门、敲击准备好的鼓,寓意“一鸣惊人”;浙江杭州一学校,校长扮成神仙爷爷站在门口迎接学生;还有班级制作了类似热门景点的招牌……对此,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呼吁整治“开学仪式感”乱象,得到很多网友的肯定和支持。(8月26日 央广网微信公众号)

近日,有个别学校刻意追求“开学仪式感”,为了仪式而仪式。有的班级桌子上放着“心想事成”的橙子、“平平安安”的苹果、“聪明伶俐”的大葱、“越来越棒”的棒棒糖……把教室装扮得像派对现场。诸如此类的“开学仪式”泛滥成灾,让家长们苦不堪言,深恶痛绝。

欢迎学生返校,当然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式,尤其是对初入校园的新生来说,可以给他们的成长留下可回忆可纪念的印记。学校通过“开学仪式”来营造出一个温馨、和谐、有爱的校园氛围,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集体意识,通过调动氛围以调节开学时学生焦虑焦躁的心理情绪,让学生“收心”“凝神”,激励其以更积极的状态开始新学期的学习,值得肯定。不少学校用心用情举办的简单而不失隆重、简朴而富有教益的开学仪式,赢得了家长们的纷纷点赞。

开学有点仪式感当然好,但凡事都有个度,不能过头。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果没有注重合理性和适度性,就会事与愿违、本末倒置。一方面,一些形式大于内容的“开学仪式感”让“开学”变了味,让学生陶醉在“派对现场”中,而对新发的课本失去兴趣,背离了引导孩子“收心”进入新学期的初衷;另一方面,班级和家长之间形成盲目攀比浪费之风,还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对于学校而言,过度的“开学仪式感”对国家“双减”政策会产生负面影响,不可不引为重视。

遏制“开学仪式感”泛滥成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携手、共同施策、联合纠治。作为学校,要坚决向“面子工程”说“不”,不搞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而是将开学仪式的重点放在上好“开学第一课”和对学生进行兴趣激发、理想教育上,让孩子在好学上进的氛围中开始新学期的学习;作为家长,要坚决克服攀比心理,不搞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横向攀比,同时做好对孩子的积极引导,多关注孩子内在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况,鼓励孩子心怀阳光,积极向上;作为商家,不要在孩子身上耍营销手段、挣“昧心钱”,要讲究经商之道,涵养经商之德;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学校办学进行正确引导、科学评估和有效监督。

我们应该理性对待开学仪式,让其回归到教育的本质,而不是过度追求仪式感。让老师回到正常的教书育人工作中,让孩子回到纯粹朴素的知识海洋里,让家长们减轻育儿压力、享受“双减”福利,才是真正的教育之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