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管理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水利工程的建设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不管是在规模、数量上,还是在种类和科技含量上,都比以前有了显著提升。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部分工程在投入使用后,使用寿命与运行可靠性确实有待提高。所以,为保证每一项水利工程达到国家标准,成为惠民、惠国的工程,需要对其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策略,以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安全、可靠、长久的目标。
一、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优化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作为我国一项重点工程,其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界中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调控,实现对水量的合理分配和调节,从而达到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但在建设水利工程时,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才能保证工程顺利、有序地进行与完成。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严格、有效的施工管理,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同时确保施工得以持续进行,以及工程竣工后投入使用时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和功能。水利工程与普通工程不同,其涉及了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不仅能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同时还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保证其安全性和使用期限最大化,施工管理工作必不可少,优化施工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人员配备问题
目前有许多水利工程项目由于在施工管理方法上存在较大的问题,造成管理工作不能持续、健康发展。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是因为在管理人员配备上存在较大问题。部分现场的施工管理者综合素质与专业管理知识偏低,虽然其具有较好的施工技术,但欠缺综合管理能力。而有部分项目管理者,虽具有较高的专业管理知识,但缺乏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互相结合,对于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只是一味地照搬,而忽视其适用性。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比较缺乏具有较高成本的管理能力,同时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兼具的综合型人才。这是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二)目标管理不严格
施工单位对工程目标管理不严格,造成在施工的过程中任务不能按时完成,或者是工程质量达不到国家标准,又或者导致资金不足无法继续施工。由于我国是国有经济占主体地位,因此在经济体制影响下,部分施工单位在工程管理上严格性不够,对目标考核不认真,甚至对成本管理、控制没到位或根本未落实。在工程质量管理上,过于重视形式与结果,而忽视其本质与过程。以及工期进度控制管理,缺少缜密的计划和系统的控制方法,项目合同的签订、所承诺工期缺乏合理性、科学性。一方面导致竣工期与预期完成时间相差甚远,另一方面,项目工期延长,导致成本增加,不利于工程效益的实现。
(三)管理机制不完善
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在施工管理机制中,缺乏有力的工程监督、控制机制,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实。在原材料采购量、使用量和剩余量的控制管理上,缺少科学的管理手段。如此一来,员工的行为得不到有效约束,部分表现较好的员工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影响工程正常施工;再者是资金的支出、支入,材料的使用情况得不到详细记录,使得无法实现对其合理地控制,导致工程成本投入增加,损害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
三、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优化策略分析
(一)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作为一名合格或优秀的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水利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拥有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施工管理经验、行政管理以及经济管理经验等。所以,加强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技术、实际操作等能力的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优化施工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现场施工技术较好但管理知识有所欠缺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其对管理方面专业知识的培训,可鼓励其参加一些相关的培训机构,或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促使其自主学习。对于缺少现场施工经验但具有扎实的专业管理知识的管理者,可通过安排一些简单的现场实践工作以丰富其工作经验。同时,管理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关键环节,适当调整对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资金的投入,引进管理技术、经验较为先进、丰富的管理专家,才能将施工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二)目标管理严格把控
在水利工程建设上,施工目标管理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并明确相关的责任。对目标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在目标管理上采用竞争策略,例如对无法达到工程建设目标的施工单位,进行淘汰。将目标管理与企业管理相结合,通过政府来明确水利工程项目法人的权限,以及明确施工管理的责任与目标责任,实现对目标管理的严格把控,从而提高施工的管理水平。再者,加强对水利工程的施工合同管理,合同目标设置、签订、管理要遵循科学、严谨、可靠等原则。严格履行合同的签订程序,严格执行合同设置的目标。通过法律与合同手段,在规范工程施工程序、各方责任与权力的基础上,保障施工单位在目标管理上的严格性,使工程质量、工期、成本与预期相符。对于施工单位而言,目标管理要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工作人员身上,提高目标管理的管理力度。
(三)完善施工管理机制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健全的管理机制是管理工作得以正常进行的基础。首先,施工单位要制定严格的员工规章制度,以此约束员工的行为,而在规章制度中要包含员工奖励制度与员工惩罚制度。设置一定的工作目标,对于完成较快、较好的员工,实施现金或实物奖励和语言赞美;对违反制度的员工,必须进行相应的处罚,严重者可将其开除。以此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对工作要求的严格执行性。其次,完善的管理机制还需包含项目监管部分。水利工程施工监管是整个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点,监管内容包括工程质量监管、员工安全监督、项目资金流向监控等。建立严格的监管部门,是解决水利工程质量问题和资金浪费问题的重要措施,是优化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手段。最后,完善施工管理的运行机制,是保证各项施工管理优化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
结语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为有效保证水利工程效益的发挥,以及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施工单位要立足于市场的措施是:通过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对目标管理进行严格把控,以及完善施工管理机制等策略,以解决当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优化施工管理工作,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确保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国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6):49-50.
[2]李续峰.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8):197.
[3]张鲁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3(6):224-226.
[4]刘利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探讨[J].能源・水利,2015(1):79-80.
施工管理知识范文第2篇
施工安全问题。由于我国科技水平还没达到一定的高度,因此无法完全将机械化的运作带入土木工程建设中,在施工过程中绝大部分操作还是要依赖于人员的手工操作而不是机械化操作,因此这就带来了施工安全隐患。由于前期对员工的培训不到位,所以导致大部分员工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我们时常可以在工地上见到不带安全帽的人员。同时,不完善的管理机制也会使管理人员无法密切关注安全问题,在对安全防护措施上没有引起重视。这些隐患的埋伏大大增加了施工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2解决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的对策
2.1规范土木工程招标体系
要想解决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首先需要从根源上,及土木工程的招标上入手。由于土木工程建设会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一些施工单位会在工程招标项目中弄虚作假,意图蒙混过关。所以对于工程招标中存在的这些不当的行为应该严格控制避免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相关部门单位应该构建严格的土木工程招标体系,将工程项目交给规模大、信誉好、具有先进管理制度的施工单位,从根源上保证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
2.2提高土木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
施工管理人员在整个土木施工管理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对施工进程的直接管理者,管理人员对工程的项目、施工过程、施工人员等等都需要起到监督管理作用。因此施工单位首先在管理人员的选择上就应当选用具有管理才能和综合技能的人才,同时在后期加强对其的管理知识、工程项目知识以及其他与工程项目有关的技能培训,如定期组织培训会议、组织观看与管理知识相关的视频文件等等,帮助其更好的适应管理岗位的工作。
2.3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
要想真正解决土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还需要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来规范管理行为。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土木工程管理机制还不够成熟,因此从方法和理念上都需要充分借鉴国外的经验,在结合我国实际的土木工程施工项目基础上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加强对管理队伍的建设,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与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和工资挂钩,将管理机制落实到实处。
2.4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保护措施
解决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解决好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这需要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首先,管理人员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时时关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环节,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保护机制,并强制性的实施下去。如要求施工人员上班期间必须带安全帽、穿工作服,如有发现违规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严格检查施工范围内的安全防护工作,如安全防护网是否设置到位等等,并采取问责方式。通过安全保护机制使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有了制度规范,确保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其次,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是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口头教育以及播放安全生产影片的方式让他们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并积极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演练,学会准确使用安全设施以及安全逃生,在首先保证员工人身安全的基础上再保证施工质量。
2.5加强施工人员的职业培训
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施工人员的素质息息相关,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职业培训不仅有利于提高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还能方便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更好的管理。为了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可以对施工人员进行一系列的职业培训。根据施工人员具体的情况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符合他们自身学习能力的培训计划,在职业技能、基础知识以及安全意识上都进行相关的教育,并实行考核方案,根据考核成绩进行奖励,激发员工学习的主动性,不断的追求自身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土木工程建设的质量。
施工管理知识范文第3篇
总的说来,我国智能通信设施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管理体系问题。很多施工单位没有依据现实情况的变化,适时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这样一来,导致许多项目管理体系紊乱甚至并未形成体系。
(2)工程质量问题。质量是工程企业的立足之本。我国现有通信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主要的质量问题有:施工单位内部管理不健全;外部监管不力;工程验收流于形式等等。
(3)施工安全问题。安全问题是各类工程管理中不可逃避的问题,必须受到所有施工人员的重视。然而,我国智能通信设施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安全问题:缺乏相应的安全施工体系;安全施工责任体制不明;部分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等等。
(4)员工素质问题。员工素质问题主要包括:技术人员、综合性管理人才匮乏;员工积极性不高,责任意识模糊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着项目的质量与进度。
2智能通信设施施工管理创新策略
借鉴国际现有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结合我国智能通信设施施工管理的发展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我国智能通信设施施工管理模式。
(1)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施工单位一定要建立健全内部职能管理体系,依据通信设施的具体特点,建立配套的施工管理体系,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施工符合要求。只有对施工各个过程实行严密的管理,才能建成优质的通信工程。
(2)构建完整的监控体系。一套完整的监控体系不仅包括完善的自检系统,还包括第三方监管系统。自检系统是施工单位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动态质量监管,有利于发现潜在隐患并迅速处理,防患于未然,保证工程质量。而第三方监管系统实施独立的质量检测和监督,能够有效保证施工质量,提高管理效益。
(3)完善质量约束机制。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效益与质量之间的冲突,管理者关注工程的效益,而技术人员则更关注工程质量,因此,在施工管理体系中应完善相应的质量约束机制,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标准体系。在这套约束机制之下,既能保障项目的质量,又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
(4)科学管理,合理施工。国内通信设施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许多项目都由一个建设主体完成,该主体负责通信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监督管理的全过程,缺乏有效竞争和合理制约。从市场化运作角度考虑,施工应当避免单独主体,通过项目分解的方式进行分开招投标。在项目分解的基础上,需要通过科学管理,根据各主体的施工能力以及所承担的实际工程量,编制符合实际的项目整体施工计划,促进项目合理施工。
(5)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基于对施工人员有效管理的角度,引入奖惩机制,能进一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升项目的施工进度与施工效率。奖励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惩罚则能避免负面因素的发生。奖惩机制需要注意适度原则,奖励过高会引发其他员工的不公平感,惩罚过重也会引发员工的消极情绪。适当的奖惩机制有利于整体项目实施,奖惩只是手段,合理运用才能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提升施工进度和质量,最终提高经济效益。
(6)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项目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也是相当重要的一环。以往的管理机制中,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主要依靠经验积累,这种方式既缓慢,普及度也不高。更直接更有效的方式是专业化的管理培训。高级管理人员或者专门的管理培训机构对管理知识的专业化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有利于施工人员更快速地吸纳专业、科学的管理知识;培训也能利用施工间隙,将现场施工人员组织到一起,普及度更高。项目施工过程归根结底是一个管理过程,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是项目主体管理能力的体现,也是项目主体实现高质量项目实施的有效保障。创新智能通信设施施工管理是保证通信项目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大众对通信质量越来越重视的背景下,提高施工质量是施工单位的必然选择。在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提高智能通信设施施工质量的重点在于创新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提高项目参与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把工程质量责任落实到个人。
施工管理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方法;管理知识
中图分类号:TB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2.095
在道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强化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而从具体的管理来看,要实现管理效果和质量的提升,需要对管理内容进行明确,这样,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利用才会具有目的性,管理的效果才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道路桥梁施工的技术和方法是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深化技术和方法方面的分析,可以将技术和方法方面的问题进行彻底的解决,这样,管理的障碍会得到进一步的解决,管理执行效率也会有进一步的提升。简而言之,就是道路桥梁施工管理效果的提升,需要对技术和方法进行探讨,所以分析此方面的知识现实意义显著。
1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和方法等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技术分析不到位
在目前的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和方法等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技术分析不到位。从具体问题的分析来看,技术研究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技术分析的系统性不足。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技术利用必然存在多样性,这就需要将技术系统进行综合考虑,这样才会将技术涉及的因素都考虑在内,但是目前的这种考虑十分的欠缺。第二是技术细节的分析存在问题。在技术利用中,细节性问题会出现影响技术利用效果,也会给管理造成不必要的困扰,所以强化细节分析十分的有效。但是在目前的技术管理中,这种细节性的分析表现十分的少见。
1.2技术利用的研究存在问题
在目前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和方法等管理方面的问题中,另一项表现突出的问题就是技术利用问题。技术利用的根本目的是提升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所以技术和工程实践需要要高度的结合。但是在目前的研究中发现,一方面,技术利用和施工环节的匹配度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技术利用本身存在应用缺陷,这两方面的问题共同造成了技术应用价值的下降。而因为其应用价值的降低,整个管理的问题表现开始向多样化发展,这就使得管理的负担有了明显的增加。
1.3方法研究不全面
方法研究的不全面在目前的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和方法等管理方面问题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在道路桥梁的施工管理实践中,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全面性的方法可以提高管理的综合效果,进而实现管理效率得到提升,但是在目前的管理方法应用中,一方面是方法利用比较单一,另一方面是方法应用的深入研究严重不足。因为这两方面问题的出现,导致了整个管理方法研究的迟缓,而这种迟缓现象则造成了现阶段管理方法利用率低的现象。简言之,方法研究的不全面严重影响了管理效果的发展和进步。
1.4方法利用的价值性低
方法利用的价值性低在目前的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中也是一个表现较为突出的问题。从方法研究实践来看,其利用价值的高低需要从综合角度进行评判,而目前的方法利用评判标准主要有三个:分别是实用性、效率性和质量性。从这三个方面对方法的利用价值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可以更加全面的判断出方法利用的综合价值。目前的方法利用分析,因为缺少综合性的判断,所以在具体价值提升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到位,由此引发了利用价值比较低的问题。而这一问题也是施工管理中需要重点解决的内容。
2解决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和方法等管理方面问题的有效措施
2.1进行技术的全面性分析
进行技术的全面性分析是解决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和方法等管理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技术的全面性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是进行技术的系统性分析。从技术实际分析来看,技术往往不会是单一的内容,所以需要对技术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技术涉及的因素会有更加详细的表现,在全面掌握技术因素的基础上,对于技术的研究会进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这样,再进行技术管理,层次会得到提高,效果也会提升。第二是对技术细节进行分析。在技术管理中,细节管理的缺失会造成技术利用率的下降,所以深入的分析技术因素涉及的细节内容,并对细节进行详细的管理规划制定,这样,细节管理的质量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2强化技术在实践中的利用
强化技术在实践中的利用也是解决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和方法等管理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在道路桥梁施工实践中,积极的进行技术分析,目的就是要加强技术实际利用率,从而提升技术利用的价值,所以在进行技术管理的时候,需要对技术在实践中的利用进行强
化。从目前的实践来看,要强化利用主要有两方面的
措施:第一是分析技术和施工实践的匹配度。在道路桥梁施工中,不同施工环节需要不同的技术,这样,技术利用可以实现针对性,施工效果也能够得到针对性的加强。第二是在技术利用的过程中,对实践中的技术利用缺陷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这样的方式,技术缺失的现象可以被很好的规避。简言之,强化对技术实际利用的分析,从而加强技术实践价值的管理,技术的实用意义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2.3提升方法的系统性
在道路桥梁的施工实践中,方法也是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要解决施工管理中存在的方法问题,需要对方法的系统性进行提升。过去的道路桥梁施工管理,在方法采用上较为单一,所以为了提升方法的系统性,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方法。从目前的实践来看,管理方法的多样化建设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是建立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将施工实践中的数据资料建立信息数据库,从数据库中进行资料的抽调和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信息数据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实现管理的统一,这对工程管理的标准性提升十分重要。第二是建立部门负责制的管理方法。利用此种方法将施工实践中的具体管理责任进行划分,这样可以实现部门责任的明确性,部门管理的动力会有持续的加强。第三是建立层级管理方法。此种方法的建立实现了问题从小到大的汇聚,对于施工实践中的管理改善也十分重要。简言之,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方法利用,整个道路桥梁施工管理方法达成多样化的目标,其系统性也会得到了全面的加强。
2.4从综合角度提升方法利用的价值性
从综合角度提升方法的利用价值对于道路桥梁施工管理的方法问题解决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就方法利用价值性提升来看,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第一是方法的实用性。方法利用最大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其实用价值,所以从这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可以从更加深层的角度探究出方法利用的实践意义。第二是方法利用的效率性。在实践管理中发现某些方法虽然具有实用性,但是效率性极差,所以其实用意义大打折扣,因此,在综合实用价值判断方面,需要对效率意义进行探究。第三是方法利用的质量性。方法利用要实现预期的质量标准,这样,方法的价值才会显现出来。总体而言,要从综合角度进行方法利用的价值性提升,需要从多角度对方法进行判断,以此进行方法的完善,实现其综合性的提高。简言之,强化方法利用的综合价值,提升其实践利用效果,可以有效的解决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
3结束语
道路桥梁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程建设项目,强化其建设质量对于工程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道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技术和方法等管理内容对于整体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深入的分析技术和方法等管理方面的问题,并就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金勇.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与方法等管理知识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5):211.
[2]w石海.市政道路桥梁施工中现场施工技术的运用及管理初探[J].江西建材,2016,(15):136.
[3]郭瀚.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的问题控制及解决方法[J].交通世界,2017,(1):083.
施工管理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 施工管理 问题 对策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持续深入,我国的城市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论是在投资建设方面,还是在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与国外先进的施工管理方法、理念和技术相比,我们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方面,我国当前的管理理念、方法都与国外同行业有着不小的差距。而管理工作的好与坏,能够在源头上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好坏。因此,要想工程建设质量得到良好的保证,就必须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探讨和研究。
1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1.1 管理中的安全问题
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模式陈旧落后,非法承包和转包现象严重,导致管理岗位形同虚设。各施工单位为了压缩资金,降低成本,只能采用质量低下的设备和材料,造成了项目建筑的质量安全问题。招标项目的层层转包,使得管理工作不能下达到基层施工人员当中,造成管理信息的传递不通畅,为各类安全事故埋下了严重的隐患。同时,各级别的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重视不能摆放到首要位置。只有当上级单位来现场检查工作时,才做一些表面功夫,应付领导的检查。而对上级单位下发的安全施工文件置若罔闻,不能采取实际的安全管理行动,落实到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环节,只是在口头上喊喊口号,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工作。
1.2 管理中的质量问题
从国家调查统计数据来看,我国的建筑物使用寿命与国外同类建筑相比明显较短。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内部的管理混乱,监督不到位却是不能逃避的责任。首先在对项目的招投标环节当中,大部分业主只注重对设计、施工等单位是否满足相应资质证书的表面检查,却忽视了对这些单位在实际设计、施工过程中的执行力。造成在初期挑选承包单位时的管理漏洞。其次,监理单位和政府在实际的监督检查过程当中,流于检查形式而没有深入对所建项目的隐蔽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地基工程等关键环节做详细、科学的检查。各方都抱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心态来完成项目,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管理职责只能停留在表面功夫上。
1.3 管理中的成本问题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很多企业甚至连最基本的成本核算制度都没有建立起来。一些企业不能按照科学、规范的成本核算方法计算成本,而是人为的简化了一些环节,造成成本核算对象过于简单,预算结果与实际支出不符合。
同时我国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的技术人员素质偏低。虽然当前从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行业的技术人员素质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很多高等院校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的毕业生都加入到了这一行列中,但与全国、全行业的人员构成比例相比,这些人才的加入仍然显得微不足道。再加上当前、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理念仍然沿用上世纪的计划经济模式。很多程度上仍然依赖于政府机构的决策与管理,对市场经济的敏感度不高,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分离现象严重。最终造成了当前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成本问题。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研究对策
2.1 革新管理思想理念,完善管理体制机制
面对施工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全面革新当前的管理理念,强化我们的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的思想动态控制。加强对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成本管理教育,从各个环节加强管理机制。变过去的松散控制管理为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的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管理环节的责任制度,责任到人。
同时,要对当前的管理制度做大刀阔斧的改革。强化施工、监理、业主、政府之间的相互监督作用。尽量将管理工作科学合理的分配到这些单位和机构当中,做到管理工作的相互牵制、相互约束、相互制约。在各个环节遵守严格的管理手续,履行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人、监理工程师三位一体的签字审批手续。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做好管理工作。
2.2 引进专业管理人才,建设高素质管理队伍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复杂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经济、技术、法律与管理知识,这就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施工经验和工程管理知识,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的从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创新工程造价信息管理技术。因此我们需要经常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期的强化学习,举办各种类型的专业讲座,及时为施工管理人员提供当时最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努力从各个方面强化对施工管理的人才培养,提升整体人员专业素质。站在人的角度来积极发挥管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从思想、技能素质上堵住管理工作漏洞。
2.3 协调安全、质量、成本控制,扎实推进施工管理工作
在管理工作当中,要切实将安全管理工作放在首位。确保施工人员、管理人员齐抓共管,将安全理念扎根在思想深处。同时,管理人员要在原材料、机械设备的采购过程中,落实责任追究制;在施工人员的技能考核上,落实专业对口制;从多方面推进施工质量建设。在成本控制方面,要积极引入市场经济竞争制度,随时掌握市场原材料、设备等的价格信息,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推进施工安全、质量、成本等工作的建设和发展。
3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严谨、细致的系统性工程。它对科技、人才、管理等多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我们的实践经验、理论研究都提出了不小的挑战。我们只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建立和完善管理工作中的体制机制,并逐步提升整个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素质。才能使我们的建筑工程踏上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韩远祥. 建筑施工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分析 [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2] 杨海龙. 谈”目标责任制”项目施工管理模式 [J]. 陕西水利. 2009 (03)
施工管理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项目;施工;统筹管理
目前,我国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此,加强项目的统筹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达到工程所要求的质量。
一、建筑项目施工中的统筹管理原则
首先,发展性原则。在建筑项目施工中,其统筹管理要有利于企业文化提升,达到企业应有的品牌效应和整体素质,使得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在实际过程中,把握市场定位,明确市场方向,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实施工程项目,促进企业发现人才,塑造人才,为企业发展储备优秀的人才,使得企业的管理层不断地得到更新和充实,为企业发展开拓更大的市场,另外,还可以强化企业对市场动态的了解和掌握,为企业的统筹管理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
其次,竞争性原则。在当前经济形势条件下,市场呈现不断的动态变化,因此,企业必须要通过统筹管理,适应市场发展,适应市场需要,获得工程效益,才能使得企业的综合实力得到提升。为此,企业在建筑项目施工中,要树立竞争的思想,不断进取,开拓企业市场,获得经济效益, 提高企业占有市场的能力,促进企业各方面的统一发展,延伸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提高其深度,处理好项目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提高企业适应市场的竞争能力,确保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
然后,协调性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生产力发展水平也有所不同,因而对企业的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实施建筑项目施工中统筹管理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其管理模式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将劳动对象、劳动者、劳动工具进行系统有效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生产力的潜在力量,尤其在当前这个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要通过不断竞争,才能获得劳动对象,组合生产力的要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生产 技术含量,降低工程成本,协调有效发展,这也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统筹管理所应该遵循的原则。
二、当前建筑项目施工中的统筹管理的重要性
1.统筹管理有利于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
统筹管理,实现了改革、管理、发展一体化,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同时,也是企业的基本战略。在现行的经济条件和经济环境下, 只有不断地知识市场的需要,满足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提升企业的文化和形象,创新建筑项目施工中管理的模式,才能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稳定发展,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同时,这也是当前建筑企业亟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统筹管理有利于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建筑工程招标承包制,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发展,就需要不断地改变其思想观念,强化企业管理者的经营意识和竞争意识,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使得企业靠自己的观念,促进其生存与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建筑旋工企业,就需要加强统筹管理,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完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促进工程施工项目的全面进行,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找到企业与项目之间的切入点,正确处理和有效解决两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两者的相互责任,健全激励制度,约束建筑项目管理,为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更好更快地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3.统筹管理是建筑市场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传统形式下的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因此,必须创新管理方法,实施统筹管理,解决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在投标中普遍存在的不良现象,例如:当前企业的低价中标、相互压价、过渡竞争等等,这些都会造成建筑市场的畸形发展。又比如:一些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之间的竞争手段不正当,严重影响了建筑市场公平公正机制的实现,再加上一些地方保护政策以及行业保护,制约和阻碍了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筑市场作为整个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通过实现企业的统筹管理, 结合建筑市场的固有特性,分析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建筑市场中的各项经济活动和行业做出有效的约束和正确的导向,保证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实现建筑企业的国际化发展,适应建筑市场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强化当前建筑项目施工中的统筹管理的有效策略
1.强化政府职能,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技术
在实施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中,要通过政府在项目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积极地引进一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加强对一些成功的国内外项目管理经验的学习和总结,综合分析当前形势下我国的项目管理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项目管理方案,规范项目管理各项活动和政策,完善项目管理的措施,促进我国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与国际的接轨,与时俱进。另外,还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我国建筑市场和建筑企业的发展研究,制订适应于我国国情的项目管理实施准则,对建筑项目施工中的各项活动作出正确的引导,规范承包商、工程师以及项目业主的各项管理行为,促进我国的项目管理法规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2.加强项目管理专业培训,规范专业人员资质认定
在我国现有的国情下,我国的项目业主主要以国有资产为主,因此,与之相关的各项管理和行为都有其自己的特色,如:职责、权利、义务、利益、管理行为以及相关制度等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必须要加以改革和规范。尤其是在《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与国际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的出版发行之后,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强对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推动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注重专业培训,与此同时,还需要规范专业人员资质认定,适应现代项目管理新时代的到来。
3.完善项目管理体系,强化知识管理
从某种角度上讲,项目管理专业和学科的基础就是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因此,世界各国都需要建立自己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同样,我国也不例外,要通过项目管理专业组织的研究,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一方面,便于我国项目管理专业和学科基础的形成,另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对我国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标准的规范,促进建筑项目施工中管理的职业化以及专业化,实现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规范化和国际化,同时,这也是当前我国项目管理发展极需解决的问题。
4.强化建筑项目施工管理,优化管理进度
要想保证工程的质量,确保工程的投资效益,控制工程的进度,就要对计划与实际做了差异性比较,全面考虑建筑项目施工的各个因素,强化建筑项目施工管理,并作出相应的调整,改变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要做好任务委派工作,完善记录下相关的文字信息,根据实际任务的情况,做出合理的任务书,同时,要注意在委派任务时,要尽量做好当面的沟通,并给予完全的确认,在得到相关人员的承诺之后,方可进行。其次,做好检查工作,确定当前的状态和差异,通常所采用的检查方式主要周报或者例会,也可以通过口头询问进行交流。总之,在建筑项目施工中,要优化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进度,坚持及时优先的原则,保证管理的全面性。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筑行为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因此,要想促进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就需要实施建筑项目施工中的统筹管理,规范各项工作进程和标准,保证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远。现代项目管理导论[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11)。
[2] 殷涛。浅论建筑项目施工管理[J].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2)。
施工管理知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管理;困境;对策
1、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管理的困境
我们不能抹杀建筑工程为社会及经济带来的积极变化。但是,毕竟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良元素,影响着工程管理的有效性,使工程土建施工难以有序的开展。
1.1 建筑工程质量仍然无法入心,制约工程预期效益实现进度
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线。因此,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严抓工程质量是确保建筑工程顺利实现预期效益目标的重要途径。然而,很多工作人员目前还无法从整体上树立起质量意识,致使施工过程中出现思想散漫,责任心滑坡等不良现象。反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过分在意施工进度的快慢,却不知光有施工速度,不保质量,建筑工程的效益目标更难以兑现。
1.2 工程设计方案变更随意,无法保障工程总体质量
每个相对独立的环节都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其他环节所不具备的功能。而在这些环节中,方案设计环节是关键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很多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频繁的更改设计方案,使建筑工程的总造价出现了出乎意料的额外增加;同时,设计方案变更势必拉长土建施工进度,延误建筑工程的竣工时间。
1.3 建筑工程所需材料不合格,给土建施工质量带来风险
建筑工程的本质是一件庞大的商品,因此,它的构建需要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来支撑。然而,目前很多建筑材料经销商为了攫取更多的商业利润,时常经营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扰乱了建筑工程市场的有序经营,难以保障土建施工质量,这也是建筑工程事故频发及工程落成后工程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给工程有效管理带来很多麻烦。
1.4 土建施工管理人才欠缺,影响管理有效性
人才是提升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管理水平的动态因素。然而,很多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致使建筑工程的决策往往不合理不可行,严重制约了管理有效性的实现;此外,人才是运用相关技术的重要力量,人才不到位,同样不利于管理技术的普及,最终也会影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管理的效果。
1.5 监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制约监理工作的应有效果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管理就像一个人员庞杂事务繁多的“大家庭”。监理单位在这个大家庭中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管家”角色。然而,目前很多监理单位的工作人员素质不一,往往来自不同的渠道。更有甚者,很多监理工作人员没有合格正规的监理证,相应资质的欠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职业操守,无法实现应有的管理效果。这些现象本不该出现,但现实中却仍然存在,导致土建施工整体工作质量大幅度下滑,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难以进行预期的管控。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管理的方针理念
重视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管理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应当秉持一定的原则理念,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有效指导土建施工管理工作。
2.1 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建筑工程往往关系着公共利益的得与失。因此,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建筑工程才能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公众对公共利益最基本的要求无非之工程质量。可见,质量有足够保障的土建施工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群众的愿望,人们群众的愿望得以正常实现,也是关注民生的最好体现。
2.2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一旦发生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后,才想起补救,这种事后处理的做法显得尤为滞后,也显得很无力,也是未将群众利益放在心上的表现。因此,若想降低工程质量事故,促进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的有效管理,就应当在建筑工程施工前,做好到位充分的事前预防工作。如此,才能利于工程土建施工管理,确保建筑工程竣工的质量。
2.3 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施工理念
建筑工程是人的劳动的结晶,其质量也最终落实到人身上。因此,在符合公众对公共利益要求的基础上,也应当关注施工人员的切实利益,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在确保土建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规范操作,遵规守纪,及时完成建筑工程,用高质量的劳动成果积极配合工程的有效性管理。
3、破解建筑工程有效管理困境的措施
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影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管理的各种不良因素,仔细分析这些不良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一定的原则理念,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可行措施,为实现土建施工的有效性管理提供可靠的保障。
3.1 确保工程质量意识入脑入心,实现土建施工有效管理
领导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管理过程中发挥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是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领导应当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表率作用,要将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灌输到每一个工作人员心中,使他们时刻牢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牢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通过切实的贯彻,能够使工作人员的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确保项目如期落成,实现预期效益。
3.2 科学合理的进行工程设计,确保工程预期利益顺利实现
工程设计方案是建筑工程进行有效施工的重大前提条件,其应当在谨慎周密的工作理念下完成。因此,在土建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当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促进工程进度和效率的稳步提升。同时,科学可行的设计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最大限度的实现建筑工程预期利益。
3.3 严把土建施工原材料质量关,完善材料采购工作
首先,原材料需要由采购人员进行采购,要把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作为源头因素予以重视。因此,原材料采购工作应当落实到专业的采购员,并提高采购员的业务素质,只有这样,建筑工程所需材料的质量才能有所保障。
其次,经营建筑工程原材料的商家很多,他们的材料质量和信誉度各有不同。因此,在选择商家时应当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比较,择优选择,以保证材料质量,在经济往来中,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采购计划,适应土建施工质量有效管理的需求。
3.4 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确保管理的有效性
提升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切实提升有效性管理水平的关键元素。因此,工作人员应当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更新管理知识储备,完善管理知识结构,时刻为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努力“充电”。同时,在加强业务水平的同时,也要确保职业操守的提高,在土建施工管理过程中尽职尽责,撇弃不正当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坚持原则,坚决杜绝违法违纪犯罪行为。
3.5 加强监理单位的责任感,确保监理工作落到实处
在土建施工管理中,要充分尊重监理人员的地位,监理人员也应当注意自身素质和职业道德的提升,增强工作责任感,树立监理人员应有的权威。监理工作包括很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其重要作用,关系着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管理有效性的及时实现。否则,容易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因此,每个阶段和环节都应当实行严格的监理监管。
4、结语
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面对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我们不能停滞不前,安于现状,更应当有所作为。因此,职能部门要切实增强工作人员责任感,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以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时刻注意工程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做出及时的反应,采取有力的措施,克服困难,弥补不足,努力提高我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为社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慧奇.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7).
[2]薛成富.浅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J].山西建筑.2010(22).
[3]冯镜.初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J].魅力中国.2011(7).
[4]郭登峰.对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管理的几点意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0).
施工管理知识范文第8篇
1人为原因导致的影响
劳动力的合理配置是影响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施工中所有的技术操作,组织配合都需要人的参与,而工程管理中人员的不合理配置会对施工进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2施工环境因素导致的影响
在施工前,由于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考察,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可能会因为各种环境原因使得施工工作不能顺利展开,例如施工现场的地质构成、水文条件、洪涝灾害、地震程度等原因没有进行综合的考虑,在实际的工程设计方案中,对这些问题可能产生的情况没有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造成施工问题产生时,施工管理人员不能进行及时的解决。
3施工技术导致的影响
施工技术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施工操作流程的错误、施工工艺的错误、施工方案的不合理配置、施工安全因素繁多以及不成熟技术的应用等。
4组织管理因素导致的影响
组织管理因素主要包括合同审批延误、施工计划安排不当、施工组织不协调等,这些因素会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停工待料、施工延误的现象。再者,工程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欠缺,造成施工交接、施工配合上出现问题。
5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的影响
在施工中,经常会出现施工材料供应不足以及施工设备故障问题,造成工程基本资源不能积极满足工程需要。对新型材料不能做到合理利用,施工设备不及时维护,长时间超负荷运转,设备故障频繁产生。
6施工资金导致的影响
施工资金是施工顺利开展的基础,但在实际中,经常出现施工资金拖欠问题,造成施工资金短缺,资金在施工各阶段的流动困难。
7施工阶段设计变更较多
延缓了施工进度建筑工程项目一般在工程实施的各阶段都要进行严格的监控。然而,在建筑方对工程建造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急于对项目展开施工,对建筑的投资额度、设计标准等的审查以及相关承包合同没有经过严格把关,导致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边施工边设计,施工中的工程随意改动,缺乏对施工变更的监督、监管力度,对施工变更造成的资金流失、工期延误问题缺乏制度制约。
二解决建筑工程进度管理问题的措施
1积极建立相应的制度管理
机制积极完善施工过程的各项管理制度,对工程施工前的方案设计,工程施工中的人员配置以及施工基础设备的配置作出统一的部署,对施工各阶段材料的使用以及资金的使用进行大体的预算,充分保证施工中各项资源充足。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设计变更问题,应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确保工程施工各阶段能够顺利展开。
2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对工程进度管理的重视度
在实际施工中,要定期组织施工相关人员进行工程施工管理知识的培训工作,加强工程施工相关人员对工程进度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使其在实际的施工中能够自觉进行施工工程的有效管理,并协调各方积极做好施工进度管理工作。在实际的管理中,设置相应的奖罚措施,端正相关人员的管理态度,从根本上提高建筑企业的整体工程进度管理素质。
3严格落实施工各阶段分工制度
在施工各阶段,应严格落实分工制度,将各阶段中的施工工艺落实到个人,并实施责任约束机制和奖罚措施,提高工程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能够更为有效的完成工程施工的各项内容,确保工程施工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更好实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4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培养高素质管理
人才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企业内部现有管理人员进行再教育培训工作;另一种是高校和教育科研机构加强管理人员的培养工作。企业应定期组织现有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知识再教育工作,提高现有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储备,以便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能够更好地起到管理带头作用。高校在教学实践中,应加入一些实际的企业管理知识,强化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管理意识,使其在以后的职业生活中能够更好的践行管理要求,完成管理工作。
5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在施工前,应就工程施工进行各方面的综合考虑,制定一份详细合理的施工计划,并在实际施工中将计划细分。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各阶段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要求进行施工,并根据施工计划要求,合理划分责任区域。施工管理人员应深入施工基层,全面了解施工计划的落实情况,并就实际施工中出现的施工技术问题和施工质量问题做出详细的解决方案,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建筑技术在不断地革新,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在不断地完善,但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建筑市场还没有完全实现规范化,相关管理制度和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加强施工进度的管理意识,总结自身的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总而言之,要想不断地规范我国的建筑行业,就需要进行管理制度上的不断创新,以求达到更好的建筑效果。
施工管理知识范文第9篇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所设立的建筑种类也越来越多,在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难度也越来越大,对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内部管理进行科学管控,能够有效将建筑工程施工行业从产业化发展角度出发,有效提升企业系统化发展进行,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近几年,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管理漏洞问题,并且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为了保障建筑施工单位的生产质量,在施工中需要进行科学的县嗲话施工措施管理体系,严格保障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科学化进行,有效提高建筑施工单位的科学管理,有效提高了建筑施工单位的专业技术管理能力。
一、问题
(一)项目工程合同管理不规范
部分建筑施工单位对于项目工程合同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严重缺陷,造成了项目工程合同条款落实不到位,甚至部分企业没有按照项目工程合同进行科学施工,严重影响建筑的工程质量[1]。
(二)建筑施工缺乏科学监管
目前,国内的建筑施工单位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基础建设设施项目逐步完善,建筑工程中的具体数量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建筑企业的繁多也给建筑工程市场带来了强大的竞争压力,同时造成了建筑施工单位在建设施工中过分追求施工的进度和速度,从而严重忽视了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并且产生了工程中的偷工减料等现象频繁发生,为项目建筑施工埋下了极大地安全问题。
二、具体实施策略
(一)施工管理合同
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应该严格按照工程项目进行合同施工管理,并且严格遵守项目施工管理规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合同规定作为科学执行标准,并且认真贯彻落实合同中的各项管理规定,在遇到工程施工中的索赔问题时,要依据项目合同进行沟通,减少施工企业经济损失,并且有效保障建筑工程质量[2]。
(二)重视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环节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管理理念,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是衡量施工单位建筑施工实力的关键考核项目,并且在安全施工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企业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安全素质,并且促进工作管理人员的认真管理工作意识,并且通过具体的施工管理过程,有效促进企业的安全施工效率[3]。施工单位应该组建专业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团队,并且要通过在施工过程中的不断阶段进行安全管理知识方面的专业培训,有效提升安全管理知识,提高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文化专业水平和道德责任意识,从而真正提高施工单位的安全质量管理水平[4]。
(三)增强建筑工质量监管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环节是人们所重视的关键。国家对于建筑施工的具体质量问题也进行了严格、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同成都的问题,为每一位项目施工管理人员敲响了警钟,通过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监管完全展现出来,促进建筑行业的科学平稳发展[5]。企业的施工质量是目前所遇到的关键性问题,所以必须采用科学的经济管理体系管控措施。
在建筑施工之前要做好前期质量管控措施,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土质层、相关政府信息等综合情况进行科学化的全面调研,然后通过科学规范化的沟通降低施工过程中的非人为因素干扰,有效解决施工质量安全问题。施工队伍的科学管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并且通过科学规范化的施工管控手段能够更加灵活简单的配合建筑施工,促进了建筑材料的赛选科学性,促进了施工设备的养护维修,减低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发生,影响企业的建筑施工质量问题产生。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做药质量管控,并且严格监管工程质量的优劣。施工中严格监管施工工艺流程,并且有效确定质量管控点,并且集合施工的关键管控点提升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并且通过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科学检测,保证在施工结束后建立完整的施工方案,保证做好质量管理数据。
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将项目管理的层次性和管理水平列为决定工程细节处理能力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准,并且将建筑工程项目中有效开展实际工程项目检测决定,针对建筑工程中的运行投入方式和安全管理的过程中,通过重视建筑施工工程的科学管理制度,并且重视施工监管过程,确保在建立规范化制度过程中,能够有严格遵守,并且认真贯彻执行规范管理体质,从而保障施工单位的内部管理因素和外在管理条件,并且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监管体质有效促进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层次化措施和科学化管理进程,并且有效提高建筑施工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安钢,徐晓霞.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5(2):9-9.
[2]P毅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江西建材,2014,22):259-259.
[3]周长利,范会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6):3996-3997.
[4]刘全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9):3268-3268.
施工管理知识范文第10篇
1.1政府部门监督管理问题。在建筑安全施工管理中,政府部门监督管理行为的重要性与建筑施工企业本身的监督管理同样重要。但是当前我国政府部门在建筑安全施工管理中的监管体系与监管力度都有待完善和加强。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受到政府部门经常性的监督与管理而更多的表现为具有突击性质的安全生产检查和监督管理,在此过程中形式主义也是客观存在的,所以监督管理成效无法得到实质提高。另外政府部「l对建筑安全的关注也往往是在发生建筑安全事故之后,而发生建筑安全事故之前则往往对自身的监管责任缺乏足够重视。
1.2从业人员素质问题。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出了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的问题,当前建筑行业是吸收富余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其人员文化素质有待提高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在从业人员中,文化素质较低的工人比例较大,并且其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另一方面,在建筑行业中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比例较少,尤其是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很少,许多建筑企业在进行项目建设过程中负责安全监管的人员并不具备完备的安全管理知识,其较低的安全管理能力无法满足工程安全管理的需求。
1.3安全教育问题。在从业人员素质难以满足工程安全施工要求的背景下,许多施工企业仍旧为了节省成本或者赶工程进度而忽视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工作,甚至部分企业认为一线工人主要是从事基础工作而没有进行培训的必要,所以在建筑企业中无论是安全教育还是技能教育都比较滞后或者根本没有,这种认知导致了大多数从业人员并没有经历过培训就直接上岗,并且导致了许多违章作业现象的发生,这是引发建筑安全事故的重要隐患之一。
1.4从业人员安全装备以及安全防护问题。从建筑也整体水平来看,当前在建筑施工中的从业人员本身的安全防护装备比较落后,无论是装备本身的质还是装备的量都有待提高。在部分施工现场中,从业人员所有的施工装备仅有安全绳与安全帽,而安全鞋、安全眼镜和耳塞等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并没有得到普遍配备。
1.5建筑企业安全意识问题。改革开放的深入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建筑行业更是取得了跨越性发展,而在此过程中建筑企业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意识也不断加强,部分企业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而降低安全投入资金并忽视对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所以当前的建筑企业中普遍存在管理制度有待健全、对安全生产被动应付、安全管理责任不到位等众多问题。同时在建筑领域中,许多不具备施工自立对工程度采用挂靠形式以及违规招投标来获得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权,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对前期投入进行弥补而通过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或者增加劳动强度,从而为建筑施工埋下安全隐患,总之从整体来看,建筑行业中重经济效益以及轻安全保障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1.6安全施工事故应急处理问题。引发建筑安全施工事故的因素很多,所以建筑安全施工事故在当前法律法规有待健全以及监管力度有待提高的背景是很难彻底避免的,所以建立起有效的安全施工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十分必要。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在发生安全施工事故后都采用相对保守的解决方案与方法,比如封锁安全事故信息,与事故受害者进行协商了解事故等。同时在建筑企业施工现场也并没有完备的应急处理设施与设备,如急救箱、应急电话、隔离带、警告标识牌等。
2、加强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对策
2.1建立与贯彻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建立与贯彻在我国《安全生产法》中做出了明确规定,其工作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其原则为“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在建筑施工该过程中,安全施工直接关系着建筑企业的效益、建筑本身的使用效果以及施工人员和建筑用户的人身安全,所以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十分必要,建筑企业首先要明确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自身的责任并让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认识到自身所担负的责任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以提高其对自身责任的重视。同时有必要通过明确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在没有落实责任情况下导致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自律意识。在此基础上,建筑施工企业要采用惩处制度以及奖励制度等配套政策的完善以确保生产责任制度的有效落实与贯彻。
2.2重视通过安全教育实现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对于施工管理从业人员而言,施工安全生产知识以及管理知识是必备素质,所以不仅要在应聘阶段对其工作胜任力做出严格考察,同时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施工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从而实现强化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的目的。对于一线施工工作人员而言,需要掌握必要的施工技术以及安全意识,所以建筑企业不仅要重视对一线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做出严格考核与培训,同时也要加强一线施工人员本身的自我保护能力教育与安全意识教育,其中普及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内容。
2.3强化安全意识、加大投入来对施工环境做出改善。建筑企业在安全方面加大投入的前提是强化自身的安全意识,在此过程中要认识到建筑施工中具有多工种交叉作业并且安全隐患因素较多的特点,从而认识到强化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与紧迫性。而要减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需要建筑企业能够在施工环境以及安全施工设施方面加大投入来完成安全防护系统的建设。同时建筑企业要重视通过提高施工自动化与机械化水平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以保证工人安全,在此基础上要购置保质保量的安全装备与防具,从而有效的做到安全事故中伤亡数量的减少。
2.4对安全检察以及安全事故预警机制进行完善。施工安全检察是解决安全隐患、改善施工条件的有效措施,所以施工安全检察应当当做安全施工管理中重要的内容,安全检察的对象主要是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与隐患因素,其目的在于及时的发现这些因素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同时施工企业有必要建立起事故预警长效机制,通过完善施工场地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硬件设施并对安全隐患做出及时预警与处理来防止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