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疆巴州探索“法官工作室+”有效推进诉源治理

□ 本报记者 潘从武

□ 本报通讯员 杨 娜


【资料图】

“我们公司现有5000多人,日客流量两万人次,业务涵盖吃喝玩乐游于一体,每天都会面对大量法律关系。法官工作室成立后,很多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商业投资公司副总经理陈姝利来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将一面锦旗送到法官手里,表扬法院公正、高效的工作作风。

多元解纷出实招,联动降量下功夫,优化“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探索“法官工作室+”系列举措……近年来,巴州中院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更精准、有效地推进诉源治理,助力法治社会和谐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诉源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我们全面推行周三法官工作日机制,力求通过法官定期常态化深入基层开展工作,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从源头上减少诉讼案件。”巴州库尔勒市人民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艾合买提·卡德尔说。

近年来,巴州中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主动顺应诉源治理新要求,根据辖区面积、案件数量,突出专业特色,合理优化配置,全面打造法官工作室特色品牌,实现全州608个村(社区)法官工作室全覆盖。

今年,巴州中院又在库尔勒市诉讼案件排名靠前的7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对应设立7个法官工作站,业务庭庭长、副庭长担任站长、副站长。库尔勒市法院对应设立7个法官工作站和43个法官工作室,法官工作站加强与基层党组织联系,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库尔勒市法院定期会同库尔勒市委政法委召开联席会议,通报案件情况,分析研判案情。

“马法官,我们村村民与承包商发生纠纷,你能不能来调解一下?”近日,焉耆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法官马增华接到包联的永宁镇新户村党支部书记张红志的求助电话后,仅半个小时就赶到现场。

“法官不再拘泥于审判庭,主动融入群众,工作作风发生转变,做基层工作、群众工作的能力得到提升。”巴州中院立案庭法官杨春燕说。近年来,巴州中院通过完善法官工作站与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矛盾联合化解机制,凝聚矛盾纠纷化解合力。

巴州中院对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由县市基层法院立案庭向当事人所在村(社区)推送,村第一书记及时组织力量开展调解工作,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基础上,根据案件类型需要,向乡镇街道及相关行业部门单位启动“吹哨”程序,借助各方力量,全力化解矛盾纠纷。

“在家门口就能学习法律知识,享受到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太方便了。”轮台县塔尔拉克乡阿克布拉克村村民阿某说。

近日,轮台县人民法院法官热娜古丽·阿吾力来到阿克布拉克村,针对与村民息息相关的房屋买卖、民间借贷、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婚姻家庭纠纷等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民法典,获村民称赞。

近年来,巴州法院广泛开展“法官进企业”活动,推广“百姓说事,法官说法”,把法官工作室建成司法便民的服务室、普法工作的宣传室,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浓厚氛围。

据介绍,各法官工作室驻点法官选取自治区、自治州党委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和措施,精选涉企案例,通过微信、QQ、抖音、广播等载体,广泛开展普法宣传并结合实际进行点评。先后组织法律宣传15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两万余人次。今年以来,巴州各法官工作室服务群众3832场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6536人次。

同时,巴州法院把服务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紧盯全州涉企审判执行中普遍存在问题,部署实施法治助企行动。法官工作室联合当地基层组织、市场管理部门等,开展企业走访活动,组织法企面对面恳谈,及时向执行团队提供企业运行状况等信息,确保准确审慎使用或解除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先后走访各类企业300余家,发放宣传单3000余份,帮助解决法律问题540个。(潘从武 杨 娜)

(法治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