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社会生产生活加快恢复,各方预期、信心显著改善,宏观经济整体呈现出较好的回升势头,金融数据高增长对经济回稳提供了重要支撑。专家认为,经济“开局稳”、金融数据“开门红”的大趋势将延续,预计二季度GDP增速将进一步回升,经济增长将呈现出一系列结构性亮点,上市公司业绩也值得期待。
专家分析,开年以来截至目前,宏观经济开局良好,呈现出先行指标超预期、金融数据“开门红”的特征。
【资料图】
数据显示,1月、2月PMI分别为50.1%和52.6%,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预示经济加速向好。同时,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元,创出单月投放历史新高;2月人民币贷款和社融数据超出预期,2月末M2同比增长12.9%。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表示,我国制造业景气面自2021年3月以来再次重回全面扩张,15个制造业细分行业中,有14个行业PMI位于扩张区间、12个行业景气度继续环比上行,七大细分新兴产业EPMI也全部位于景气扩张区间。
他分析,消费和服务业正常化是带动经济修复的重要力量之一,今年以来地铁客运量、执行航班数量逐步恢复,居民生活半径渐趋正常,服务行业景气度也在连续走高。
近期,国内外机构纷纷上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多数市场机构预计,一季度我国GDP增速将达到3.2%左右,较上月预测值上调约0.7个百分点;预计二季度增速进一步回升,全年经济增长可达约5.2%,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复苏。
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日前表示,今年人民银行将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的变化和需要,适时适度调整货币政策工具、强化跨周期调控和逆周期调节、兼顾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将持续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评估,做好分类管理,对需要长期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给予长期、持续的支持。
业内专家认为,一季度至全年,我国经济增长将呈现出一系列结构性亮点。
首先,生产端将不断恢复,并呈现出“量增面扩”的态势;需求端将明显反弹,呈现内需好于外需、消费好于投资的特征。随着稳经济政策持续发力,工业生产将整体修复,制造业经营情况将全面好转,产业链供应链将进一步恢复。同时,预计未来线下接触性消费将大幅回升,基建投资也将有亮眼表现。
嘉实基金股票首席投资官姚志鹏接受采访表示,相比外需,今年内需表现将更加突出。随着汽车、家电等大件消费品进入销售旺季,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预计今年二季度起,内需的强势表现将更加明显。
其次,房地产销售将回暖,融资条件也将进一步改善。随着保交楼等政策举措效果逐步显现,春节后房地产市场销售较快增长、融资力度增大,回升迹象较为明显。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商业银行披露的意向性授信计划涉及至少67家房企,合计额度超过6万亿元;截至2月底,证监会已累计受理4家上市房企的再融资申请,其拟融资金额合计达到228亿元;10家上市房企公告非公开发行预案,拟融资金额合计约345亿元。
姚志鹏表示,随着“三支箭”等利好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条件、环境将不断改善,融资活力将进一步焕发。同时,在房企金融风险化解政策力度加大的背景下,投资人、购房者等群体的信心、需求正在恢复,多重利好因素将推动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
再次,微观主体信心将持续恢复,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可期。数据显示,渣打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由去年底的49.2上升至今年2月的51.4;2月长江商学院企业经营状况指数由去年底的45.2大幅回升至57.6,是历年调研中少见的向好信号。从上市公司业绩看,953家已披露2022年业绩快报的A股上市公司中,近九成实现盈利,470家净利润实现同比增长,逾410家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
郭磊表示,2月PMI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升至近12个月以来的高点,显示微观主体预期已出现改观。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持续修复,微观主体预期改善的趋势将会延续。
姚志鹏认为,虽然中上游企业仍将在一定程度上承受来自全球大宗商品波动的影响,但由于我国经济总体恢复情况向好,上市公司今年整体业绩表现值得期待,预计将实现两位数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