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会让中职生群体受益终身,作为渗透德育工作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程的教学质量关乎每个学生个体的人生选择、价值导向等。因此,对于思政教师而言,当务之急是根据不断变化的时代与社会现实,切合学生群体的生活实际,寻求更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标准化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以“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章节为例,探究出一种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以生活化为导向、以“自主——启导”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希望在中职德育工作的整体教育水平中发挥出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德育课堂,标准化教学模式,哲学与人生,育人
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以思政课程为主,辅以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德育活动。中职思政教材《哲学与人生》分为“立足客观实际,树立人生理想”“辩证看待问题,走好人生路”“实践出真知,创新增才干”“坚持唯物史观,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四个章节的内容,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地、深入浅出地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物质观、辩证法、认识论、人生哲学、历史论等基本观点与中职生个体人生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科学、有效地结合,意图通过哲学观点的学习,帮助中职生群体建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积极面对和解决人生中的各种矛盾挫折或人际关系,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1]。对于正处在关键成长期的中职生群体来说,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是影响其就业选择等重大人生事件的一段重要学习历程。
(资料图)
1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造标准化“互联网+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互联网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覆盖范围广、即时性强,渗透进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教育也趁着信息化的东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现代社会与企业越来越强调人的综合素质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现有的和隐性的教育教学资源,给予学生群体科学丰富的知识补充;如何适应新时代学生群体的互联网思维,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刻板与单一;如何建立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模式相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等成为思政教师的最新课题。首先,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的势头与高度的开放性,给了思政教师更多整合、挖掘教育教学资源的渠道和机会。以“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章节课程为例,中职生较普通中等学校的学生更早地面临职业选择或学历提升的双岔路口,思政教师的德育工作也相应地需要更专业、及时,仅依靠课本中哲学基本观点的学习无法满足学生个体的个性化需求,也触及不到更深层处关于学生个体人生理想的确立和发展,“互联网+自媒体”可以有效弥补这方面的遗憾,给予学生群体更多的德育资源补充,助力学生将目光从课本的框架知识具象化转移至自身的人生选择之上。在课堂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安排更为全面的课前预习任务,除了提前熟悉课本知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浏览更多关于“树立人生理想”的纪录片、电影等。信息化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中职生群体已经形成了不可逆的互联网思维,因此传统的单一、刻板、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学生的思维习惯,无法满足其个性化的德育需求。因此,思政教师要依托互联网技术,克服传统理论教学的弱点,打造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课堂内与课堂外相联合的德育课堂模式。以“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为教学案例,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影像资源等方式可以调动起学生视听触多方面的感官知觉,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课堂效果,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加深其印象,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情感补充,使理论知识内化于学生的心里。再利用诸如敬老、孤残儿童帮扶等活动,学生可以从社会实践与实际中感受到以“奉献”“助人”为乐的人生理想,了解其意义与价值。再者,“互联网+传统教学”的教学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后练习的交互性上的薄弱之处[2],“以学生为本”的德育工作开展不仅要求思政教师完成知识大框架的构建与传输,还要针对学生个体的需求、兴趣、特点等进行个性化的引导。微信、QQ、电子邮件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与教师直接交流的机会。思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的及时反馈,掌握其思想动态,察觉德育工作的深入情况,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指导和补充。
2以生活化为导向,强化理论与生活实际的标准化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意识形态方面的“政治育人”和科学世界观方面的“素质育人”为基本的教育功能,中职生群体可以跟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引导,形成科学、客观、理智的哲学观点和逻辑思维,并利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指导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从“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章节的教学活动来看,除了传统的理论教授模式之外,思政教师还可以以生活为导向,强调理论与生活实际相融合,把生活中的问题搬上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学习热情。思政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设出一个贴近学生生活和教学内容的情境,例如:以“你想要过怎样的人生?为什么?”为主题,进行一场简短的演讲比赛,把处于困惑时期的中职生群体普遍拥有的问题和初步的思想意识呈现在课堂中,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思考进行发言,再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与教师结合哲学思想的指点与引导,使学生对于人生理想的思考更丰富、饱满、客观、辩证。这种在课堂中表达自我、互相交流、获取补充、引导深入思考的生活导向式教学模式,消解了哲学教学内容的严肃性与概括性,以更有趣、更具象化的方式,使“真知”融入“熟知”,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哲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对哲学更感兴趣。
3以“自主——启导”为标准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学生为本”要求中职德育工作要围绕学生个体展开,要服务于学生的个性需求,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因此教师在思政课堂中,要贯彻“自主——启导”的标准教学模式,把课堂交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培养其综合素质,帮助其提升综合能力,增强德育效果[4]。以“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章节的学习为例。思政教师要首先确立学生的“自主”地位:自学——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教材内容,标注理论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在熟悉后自主地编写这一章节内容的知识框架;自疑——教师引导学生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进行小组之间的质疑询问和释疑解惑,增强学生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自议——针对所提出但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在全班范围引出话题,由班级整体合作解决;自练——教师设计形式丰富、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供学生巩固课堂知识;自结——在完成前四项自主课堂活动之后,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堂的知识框架、重难点进行再次的梳理总结,让学生在自我总结中回顾知识,查缺补漏。
4结语
中职院校德育标准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工作是新时代思政教师重要的工作任务,利用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依托互联网技术,以生活化为导向,打造更适合学生个性需求和个体发展的德育课堂模式,以“自主——启导”为主的教学模式等是标准化模式中重要的一环,无论在课堂中呈现出哪种标准化模式的运用,其目的最终都是“育人”,让哲学与生活相结合,让德育工作渗透进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助力学生群体在潜移默化的德育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方法和情感补充,用更辩证、客观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助力自己选择人生道路。
作者:赵彩霞 单位:甘肃省甘南州中等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