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课程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适当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拓宽学生视野,培育基础音乐素养。文章以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教学素材,积极探究小学音乐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音乐教学相结合,引领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资料图】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应从小抓起。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为后代留下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建省宁德市的寿宁县拥有北路戏、廊桥文化与梦龙文化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为基础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1]。小学音乐教师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领下,理应充分挖掘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之与音乐课程相结合,以此培养学生自觉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一、深度分析教材内容,选择适当契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由人民群众创造、发展起来的,与生活紧密联系,往往能够鲜明地展现某个地区的文化风貌,辨识度较高。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非物质性,在传承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一旦缺失传承人,则有可能导致文化的遗失,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2]。随着新时代教育的发展,保护与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理念融入基础教育,各个学科的教师都有责任与义务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与方法传达给学生。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范围十分广阔,囊括了古今中外的经典音乐篇章,具有深厚的文化教育底蕴,教材中的许多教育内容都可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小学音乐教师应深度挖掘教材中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课程教学相结合,努力引领学生身体力行地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例如,在湘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上册第第七单元“学戏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寿宁县的北路戏与课内教学内容相结合,与学生一同品味主流剧种与北路戏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同之处。北路戏原称福建乱弹、横哨戏,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一种稀有、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种,仅存于福建省寿宁县。课堂上,音乐教师结合“学戏曲”课程的基本内容,为学生介绍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带领学生赏析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京剧《定军山》与现代北路戏《张高谦》,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北路戏的突出特征。在赏析过程中,教师可以重点分析不同剧种与方言的联系上,突出其地域差异,让学生对北路戏产生亲切感,随后再详细地北路戏的起源、唱腔、伴奏乐器、人物行当等基础信息,增强学生对北路戏的整体认识。赏析结束后,教师选取现代北路戏《张高谦》中演唱难度较低的片段,指导学生学唱,使其真实地感受北路戏的魅力,培养戏曲学习的兴趣,为北路戏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铺垫基础。

二、讲解文化历史背景,进行系统介绍

在古代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多依赖于师父对徒弟的言传身教,这种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并且呈现碎片化特征,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必然要体现出时代特性,小学音乐教师应利用符合小学生学习能力与认知习惯的手段展开教学。[3]因此,考虑到小学生普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甚少,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为其讲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以充满人文气息的教育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系统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传授给学生,指导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在湘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打麦号子”的教学中,该单元收录的曲目大多以童趣十足的方式展现了乡下农忙时的热闹情境,能够快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充满自然气息的各类劳动中,音乐教师便可以结合寿宁县中农业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茶文化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可利用福建地区种茶、采茶、制茶与饮茶等方面的纪录片、广告片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中华民族的茶文化,随后再针对寿宁县的白茶制作技艺展开讲解,让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土地上的茶文化有哪些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色。通过这种方式,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不仅将寿宁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清楚,还引出了其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见闻。

三、丰富课堂活动形式,加深学生理解

小学生出于生活经验与学习经验不足等原因,对音乐知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层,很难将抽象的理论学习转化为实际行为,即学生在学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后,如果不参与相应实践,便无法掌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方法。为了使小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产生直观认识,音乐教师不妨从时下流行的新颖教学方法中寻找灵感,将游戏教学、情境教学与合作学习等富有活力的教学活动引入课堂,带领学生站在不同的视角上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在动手操作中学会如何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尽量打造活动形式丰富的课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法与形式各异的课堂活动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湘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劳动最光荣”的教学中,音乐教师利用歌颂劳动人民与劳动精神的曲目向学生讲解劳动的价值,在讲解音乐知识与延长技巧的同时,使学生内心对劳动产生深深的向往。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入动手操作类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传统制造工艺中的劳动智慧,引领其深入了解寿宁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制造工艺方面,寿宁县的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具有响亮的名号,该项技艺既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寿宁闪亮的文化名片,音乐教师可结合该单元的教学主题,组织学生模拟营造木拱廊桥的过程,动手体验劳动过程。在动手操作活动中,教师向学生提供木条与木片,播放木拱廊桥的搭建原理讲解视频,与学生一同完成微型木拱廊桥的设计与制作,感受该技艺的巧妙之处。通过这种方式,音乐教师不仅实现了课程教学的目标,还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了劳动精神的内涵,最重要的是使学生近距离接触寿宁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了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的基础内容。

四、组织课外探究活动,拓展学习范围

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小学生在课后拥有了充足的活动与休息时间,各个学科都在积极地将课内教学内容与探究活动结合起来,以非书面学习的形式推动学生多项能力的成长,小学音乐教师不妨利用充满探究性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实际地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因此,为构建文化内涵丰富的小学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以及培养学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自主学习意识,鼓励其利用课内外学习时间主动完成相应实践,小学音乐教师可适当组织课外探究活动,将学习的场所由课内转向课外,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例如,在湘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绿水江南”的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完《春》等曲目后,可以结合曲目中对自然山水以及家乡故土的热爱,引出有关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究活动。在组织此类探究活动时,音乐教师围绕当地著名的旅游经典或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公共场所设计探究任务,要求学生在现有学习资料的引导下,实地走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地点,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探究,并根据探究结果尝试自创歌谣,将收集的信息整理为歌谣,用以在后续的音乐课堂上进行交流。

参考文献

[1]孙亚茹.小学音乐教学中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J].学周刊,2021(23).

[2]叶宇.“非遗”资源融入小学音乐课堂的思考:以江西省某小学为例[J].学苑教育,2020(32).

[3]林琳.浅谈闽南童谣融入小学中段音乐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2020(5).

作者:林碧香 单位:寿宁县鳌阳中心小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