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新模式下的临床护理教学体系在心血管内科实习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选取在我院实习的96例心血管内科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新模式下的临床护理教学方法,通过教学调查问卷比较两组的自我评价、临床护理实操、理论知识水平以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求知欲和终身学习能力及护患沟通能力的自我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专业理论成绩和临床护理实操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教学方法,新模式下的临床护理教学体系对心血管内科实习护生的教学效果更为显著,不仅能提高实习护生专业知识掌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心血管内科;实习护生;教学质量;满意度;护理


【资料图】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心血管内科疾病发病率也逐年上升,常见的心血管内科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1]。该类疾病往往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病情多变[2]。由于临床上心血管内科疾病相关的知识量巨大且研究进度快,对该疾病护理教学存在巨大挑战[3-4]。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护理模式的转变,目前,传统的心血管内科疾病的护理教学效果较差且教学模式单一,已经无法满足临床上对心血管疾病护理的教学需求[5]。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适应新形势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需要在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因此,本研究随机选取在我院实习的心血管内科实习护生,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及新模式下的临床护理教学方法综合分析新模式下的临床护理教学体系对心血管内科实习护生教学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实习的96例心血管内科实习护生,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男23例,女25例;年龄19~24(22.36±1.57)岁;试验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20~24(22.45±1.42)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护生入科后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总纲,以带教老师通过口述或者多媒体PPT形式进行心血管系统理论知识以及基础护理学知识的授课,实习护生在学习过程如果存在问题可以随时向老师提问,带教老师督促护生及时完成课后作业以及实践活动。1.2.2试验组采用新模式下的临床护理教学方法,具体内容如下:1.2.2.1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护生入科时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熟悉科室环境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由专业护理人员对护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护理实践能力进行充分评估,结合评估结果进行学习计划的制定,并采取一对一模式监督护生学习计划的实施。1.2.2.2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①由带教老师对心血管系统理论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包括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及危急重症的护理,如高血压急症、急性左心衰竭、心律失常等;②让护生熟练掌握我科常见抢救仪器、设备的使用,如心电监护、双向波除颤仪、远程网络床旁心电图、注射泵及急救车等。1.2.2.3结合案例进行教学①案例设计:护生进科室前,带教老师须带领实习护生统一学习心血管内科教学大纲,每周选择典型案例资料并在周一发放给实习护生,案例的选择应兼顾不同的病种和不同的临床特点,保证案例的分析和学习价值。②分组讨论:带教老师将实习护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分析1个案例,向护生讲解资料的收集方法后由护生进行自主分析;然后组织课堂分组讨论,制定出该组案例的护理诊断和相关护理计划,带教老师根据实习护生的护理诊断书指出问题再次进行集体讨论;同时强调典型案例的护理重点,讨论过程中应注意尊重护生的不同看法,对护生考虑不全面的问题要加以引导,使护生更深入地了解。③情景教学:根据护理程序展开典型案例的情景教学,可采取床边教学法或角色扮演法,向护生展示心电监护仪等仪器设备的参数操作设置,每位护生均上手实践,带教老师每日查房时带领1组护生,进行护理操作的现场示范,并叮嘱其记录相关的护理操作事项。④教学总结:每周日由带教老师进行本周案例护理方法的总结,对案例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操作要点在此进行讲解,推荐并鼓励实习护生针对本周的教学和学习内容写学习心得或对教学改进的建议。

1.3观察指标

①采用自评式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授课后自我评价,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掌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求知欲和终身学习能力及护患沟通能力,分数≥80分说明学生认为自身该方面能力有提高[6];②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专业理论知识以及临床护理实操情况对两组进行学习考核,考核总成绩100分;③采用问卷调查实习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情况,问卷包含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带教老师的满意度3个维度,各维度总分均为100分,≥80分为很满意、60~79分为满意、≤59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很满意人数+满意人数。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自我评价、教学满意度评价等定性资料以人数、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考核成绩等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授课后自我评价(见表1)

3讨论

心血管内科疾病种类多样,作用机制复杂,知识量巨大且发展迅速,临床上对该类疾病护理教学也越来越重视[7]。实习护生在整个护理教学过程中,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并且充分进行临床护理实践,将两者相互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8-9]。以往传统的带教模式和教学方法将重点放在了理论知识的讲解上,忽略了实习护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所以大部分护生对操作技能的掌握度并不理想,也无法形成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不能及时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理论联系实践、案例教学法等新型带教方式是对传统教学法的优化和延伸,新模式的临床护理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护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围绕个体化的学习计划展开,增强了临床护理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实践性[10]。入科时,实习护生对科室环境以及规章制度进行了解,通过理论知识以及临床护理实践提高护生最基本的理论与实际临床操作能力,并结合案例教学,充分发挥护生主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专业知识掌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求知欲和终身学习能力及护理沟通能力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临床护理实践操作操成绩以及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对带教课程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小结

综上所述,新模式下的临床护理教学体系相比于传统教学对心血管内科实习护生的教学效果更为显著,不仅能提高实习护生专业知识掌握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求知欲和终身学习能力及护理沟通能力,还可以提高护生理论知识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且护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有所提高。

作者:刘巧云 朱炜 郭彩铃 雷华冰 单位:宁德市闽东医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