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乐是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再现,它不仅能带给人们听觉享受,而且能够陶冶情操,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音乐氛围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它可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热爱,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起到启迪智慧、净化心灵的作用。然而,我国许多小学音乐教师并没有音乐氛围概念,对音乐氛围不重视,导致音乐教育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对音乐氛围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音乐氛围;音乐教育;小学教育


【资料图】

一、“音乐氛围”的概念

音乐是听觉艺术,是人们用来抒发感情的艺术形式,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一定要突出音乐的情感特点。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想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对音乐的好奇心,就需要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所谓的“音乐氛围”,通俗来说,就是音乐气氛。良好的音乐氛围应该是积极的、愉快的、轻松的。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分解成鲜活的、具体的、小学生乐于接受的音乐材料,寓教于乐,让音乐课既生动又活泼。同时,学生要与老师默契配合、交流沟通,实现情感共鸣。音乐教师不仅是授业者,更是课堂的设计者,音乐老师要善于设计和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小学生对很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对所接触的一切新鲜事物都没有准确的把握与判断,这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入手,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用良好的、活跃的音乐氛围引导学生学习音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

二、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的条件

(一)在课堂教学中注入情感

教师要为教学注入情感,并且,要对课堂氛围有正确认识,在课堂中,教师可以打破常规,精心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这样才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也乐于在这样的音乐氛围中学习。教师也可以督促和指导小学生,比如,在推荐日常学习的歌曲时,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联系学生当前正在学习的歌曲,为学生推荐合适的歌曲。同时,教师也要为家长提供支持,并让家长督促孩子学习。在上课前,教师要认真积极地备课,上完课后,要对这一节课进行总结,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不足,为下一节课作准备。课后,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询问学生在课堂中的感受,这不仅能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而且能让学生掌握在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缓解学生的疲惫,也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文化课的效率。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多与学生互动,更多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更多地找准学生感兴趣的点。这样更有利于融洽课堂气氛,拉近学生与老师的关系,营造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为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

(二)选择积极向上的教学内容

选择积极向上的音乐教学内容是营造小学音乐课堂氛围的必要条件。小学生对未来都抱着憧憬,都有自己的美好愿望,但他们往往不知道该如何朝自己的美好愿望迈进,经常毫无目标地模仿周围同学的学习方式,而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有很高的积极性,而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没有积极性。这说明,他们的情绪处于大起大落的极端状态。针对小学生的这种特点,要想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教师必须选择健康、积极的音乐教学内容,使小学生处于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中。比如,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歌曲,如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等主题的歌曲,让小学生在悠扬的旋律中感受祖国的伟大、生活的美好,让他们对明天和未来有美好的期待,并为之努力奋斗,把对生活的热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在音乐课堂上,教师不应该完全以小学生的喜好进行教学。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小学生也开始追星,他们通常喜欢在网上听流行音乐,而网上流行的音乐的歌词往往太过前卫,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有不良影响,甚至有些小学生受网络音乐的影响出现早恋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解中国各地的民族音乐,特别是他们家乡的民歌,通过民歌让学生感受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人们的生活状况,也让学生对地方民族音乐有初步的了解。在这种健康积极向上的音乐氛围的影响下,学生就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习音乐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

(三)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理念也越来越现代化,要想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就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变革,在音乐教育方面进行大胆创新。一般来说,音乐作为一门学科,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大的创新空间。教师首先要对音乐课堂有正确的认识,改变传统教学中课堂枯燥,不许学生吵闹的观念,要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与老师充分交流,学生遇到不懂的问题要随时提问,同学之间也互相交流,充分体会学习音乐的乐趣。例如,在开始教学生唱简单的音阶时需要用到钢琴,但是,因为条件差异,可能有的教室没有钢琴,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身边的道具代替钢琴,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简单的喝水的玻璃杯,每个杯子装着不同量的水,学生拿笔按照水的高度依次轻轻地敲打水杯,这样就可以发出一系列的音,这样的方式可以营造充满趣味的课堂,并发挥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感受音乐的乐趣。当然,如果学校条件允许,可以直接引进多种乐器,那么,在教师的带领下,音乐课堂就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体验。例如,在学习小学四年级歌曲《小螺号》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学生听完一遍音频后,用钢琴弹奏旋律,让学生跟着学唱,让钢琴的声音引发学生们的遐想,带着他们的思绪去到海边,领略大海的宽广。在学习新的歌曲时,钢琴的加入能让学生在演唱时音准、节奏更加准确,也能使学习音乐的氛围更加热烈。

三、健康的音乐氛围的现实意义

(一)陶冶小学生的情操

在音乐课堂上,笔者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在生活中音乐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当我郁闷苦恼的时候,我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听音乐;当我一个人在家无聊的时候,我会选择听音乐;当我考试没考好时,我也喜欢听音乐,音乐能使我得到放松。还有,音乐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笔者笑着追问了一句:“那你们知道为什么音乐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吗?”学生沉思了一会,很不好意思地小声说了一句:不知道。那什么是情操?为什么音乐可以陶冶情操?音乐是情感最丰富的艺术之一,正是音乐中所包含的情感,才使音乐与培养情操关系密切,陶冶情操就是对小学生的情感进行培养。音乐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美感教育,它能给人以美的感受、美的熏染,而在良好的健康的音乐氛围中的音乐教育更具有这样的意义。当然,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演唱就能给学生带来最直观的情感体验,也能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当教师在演唱时进入角色后,学生就能随着老师渐入佳境。教师每一次的范唱都是与孩子们进行心灵上的交流,如果教师在示范的时候不认真,又拿什么感动学生?没有感动哪里来的情感陶冶呢?同时,教师要增加对作者创作歌曲的背景知识的教学,这也能够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机械地介绍知识。例如,学习民歌《扎红头绳》时,首先,教师要在网上找到音频资料给学生观看,让学生通过音频资料对这首歌曲所营造的音乐氛围有初步的了解,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并且能够自由发挥。然后,让学生认真诵读歌词,体会作者通过歌词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想要塑造的主人公的形象,最后才由老师准确地、充分地给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知识,以及作曲者、作词者的有关资料,最后,带领学生学会整首歌曲的旋律,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感情和理解来加工并完整地演绎作品。只有这样,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才能使心灵得到净化,使情感得到升华。

(二)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

在良好的音乐氛围的烘托下进行音乐教学是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审美能力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出的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它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民族都有不同的特色,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都会因为不同的信仰与伦理道德观而产生独特的审美观。学校有良好的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欣赏艺术的机会,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音乐的内涵与哲理,进而产生自己的审美观念。但是,大多数学生对事物还没有独立、正确的判断,因此,学校的教学十分重要,只有在良好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形成正确的审美观。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启发学生根据音乐的各种要素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理解并表现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例如,教师可通过分析旋律、歌词,引导受教育者感受音乐的基本要素,即节奏、速度、音高、力度等,及其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和音乐形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受教育者体会、表现音乐,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状态和对音乐的领悟能力,有针对性地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式,最终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

(三)提高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身心健康水平

良好的音乐氛围有利于小学生的智力开发,这符合大脑发展规律。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左脑的功能主要有语言、运动、计算等,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左脑比较多;右脑的主要功能包括音乐、绘画、空间知觉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右脑比较少。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左脑起主要作用,所以,一直以来人们把左脑视为优势脑。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都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学生左脑超负荷使用,右脑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研究表明,人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中能使大脑建立更多、更复杂的神经联系,因为熟悉旋律、感知节奏等活动都需要右脑的参与,而对音乐性质及乐曲之间关系的理解,左脑则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记住各种音符、节奏等,这一过程能锻炼小学生的记忆力。所以,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他们想象力的发展,还有助于开发小学生的创造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氛围营造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小学音乐教育在小学教育中又起着重要作用,三者相互关联。良好的音乐氛围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完整的小学教育体系的建立。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要想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关键在于学校领导和音乐教师。学校领导要重视音乐氛围的营造,思考在学校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的意义,再提出营造良好的音乐氛围的方案,而音乐老师要在音乐课堂中落实学校领导提出的方案,让小学生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中学习,顺利实现小学音乐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淑娟.浅谈音乐素质[J].文化产业,2021,(31):100-102.

[2]田晓琴.论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地位及作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3):246.

[3]常建蓉.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J].新教育时代,2015,(04):131.

[4]何天玲.提高小学生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J].新课程导学,2015,(12):14.

[5]陈孝余.中小学生音乐欣赏有效聆听教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03-16.

[6]徐霞.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几个途径[J].新课程小学,2017,(07):116.

[7]乔生林.小学音乐课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青海教育,2019,(Z2):62.

[8]李红.浅谈我国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3):245.

[9]杨银付.落实素质教育亟待创造八个条件[J].教育发展研究,2006,(12):1-5.

[10]郭声建.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改革思路[J].音乐探索,1999,(02):83-86.

作者:曹美蓉 单位: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

推荐内容